第六章考情
通过对历年考试的试题分析,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类型,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小组工作的模式,小组工作的过程,小组工作的技巧。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小组工作方法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12-13分 | 4.5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小组的类型
类型 | 含义与特点 | 常见小组 |
教育小组 | 1、含义: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促使成员改变原来对于自己的问题不正确的看法及解决方式,实现组员发展目标。 | “XX新手训练营”小组、“XX技能提升小组”等 |
成长小组 | 1、含义: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运用自己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发展和成长。 2、特点:注重潜能发挥,聚焦与个人成长和正向改变。 | “体验小组”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 |
支持小组 | 1、含义:由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带动解决问题和改变成员的效果。 2、特点: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 | “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 |
治疗小组 | 1、含义:组员来自于社会适应不良,或者社会关系网络断裂而导致行为问题的人群。通过小组活动,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治疗,改变行为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2、特点:注重改变组员行为,重塑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 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治疗小组”、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等。 |
2024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小钱探访精神障碍康复者家庭时,家属反映患者情绪波动大,不按时服药、很难看管照顾负担很重,同时也说到担心被别人议论,不愿与人打交道。此外家属还表示患者病情反复,康复周期漫长,让全家看不到任何希望,小钱针对家属存在的照顾压力大,社交圈缩小,认知偏差等问题开展不同类型的小组,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下列小组中,属于教育小组的是()
A.减压经验分享小组
B.社会网络重构小组
C.照护技能提升小组
D.自我认知重塑小组
因此选择C。
考点二:小组工作的模式
模式 | 适用对象 | 内容 | 实施原则 |
社会目标模式 | 运用于社区发展项目或领域 | 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 注重公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 | 1.致力于培养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致力于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3.致力于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 4.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治疗模式 | 行为失范或有特定问题的人 | 旨在治疗和解决问题,改变行为 | 1.综合性原则: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巧 2.建构性原则:建构和发展治疗关系 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组员的个别性与小组的共同性 |
互动模式 | 有需要的人 | 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 | 1.开放性互动: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开放、良性互动 2.平等性互动:组员之间地位平等 3.面对面互动:面对面沟通、协商、讨论 |
发展模式 | 困难人群、面临危机人群、寻求自我发展人群 | 旨在解决和预防社会功能衰竭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 1.积极参与原则:主动表达、积极分享经验 2.使能者原则:激发潜能、提升能力 |
2024年真题示例:
1、某镇社工站为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内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并开设了主题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能力提升小组;根据社会目标模式的实践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帮助组员构建社会关系网络
B.强化组员团队协作,共同承担社区责任
C.鼓励组员之间面对面的互动
D.提升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潜能
社会目标模式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的社会参与感与社会责任感,因此选择B。
A属于治疗模式;
C属于互动模式;
D属于发展模式。
考点三:小组工作的过程
阶段 | 社会工作者任务 | 组员特点 | 社工角色和责任 |
准备阶段 | 1、组员招募和遴选 (1)招募成员;(2)遴选和评估;(3)确定组员。 2、确定工作目标 (1)小组工作目标分类;(2)确定小组工作目标的原则。 3、制定工作计划 4、申报并协调资源 5、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 6、活动场地选择和安排 | 1、共同或相似问题 2、共同或相似服务需求 | / |
开始阶段 | 1、协助组员间认识消除陌生感 2、强化组员对小组期望,提高其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4、制订小组规范 5、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6、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 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2、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 3、沉默而被动 4、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 | 1、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 2、鼓励者的角色和责任 3、组织者的角色和责任 |
转折阶段 |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调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 | 1、对小组具有认同感 2、互动中抵抗与防卫心理 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 1、协助者 2、引导者 3、调解人 4、支持者 |
成熟阶段 | 1、维持小组良好互动 2、协助组员从小获得新的认知 3、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4、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 1、小组凝聚力增强 2、组员关系更亲密 3、组员对小组充满信心和希望 4、小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 1、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 2、小组及组员能力促进者 3、小组引导者和支持者 |
结束阶段 | 1、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2、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3、注意:做好小组评估 (1)小组目标;(2)组员感受;(3)小组效能。 | 1、浓重的离别情绪 2、小组关系结构弱化 | 1、引导者 2、领导者 3、评估者 |
2024年真题示例:
1、 社会工作者老杨开设了“常喜乐”长者生命缅怀小组。在小组的不同阶段,组员的表现各异。下列组员的表现,属于转折阶段的是()
A.在“自画像”环节组员相互推让,李奶奶带头发言后,其他人才接着发言
B.在“我的生命树”环节,孙奶奶主动担任记录员记录并总结组员的发言
C.在人生意义的分享环节李爷爷和王奶奶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相互批评指责
D.在小组中逐渐变得积极,热情的张爷爷重回沉默状态,未回应他人的分享
B错误,属于成熟阶段;
C正确,题干中说李爷爷和王奶奶发生争执,体现了转折期组员的特点。
D错误,属于结束阶段。
故答案为C。
2、为了引导农村留守女性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某乡社工站开展了“巾帼力量”成长小组,旨在挖掘留守女性的潜力,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在小组过程中,面对大多数组员表现出的被动和谨慎的特点。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通过组员间的团队协作设计一份产品推销计划
B.帮助组员克服防卫心理并鼓励组员积极地分享
C.控制进程以引导组员形成以小组为中心的互动
D.用游戏“连连看”寻找并强调组员间的相似性
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小组组员的相互认识、订立小组契约和规范都是增加小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者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是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出真诚有效的回应。
二是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
三是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等。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
四是澄清组员之间的可能误解。在小组开始阶段,由于组员互相不熟悉,或不愿意与其他组员继续沟通,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因此要积极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并协助对方澄清误解。
五是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A选项属于成熟阶段;
B选项属于转折阶段;
C选项属于转折阶段;
D选项属于开始阶段中社工的任务。
故答案为D。
3、在某节癌症病友支持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老刘发现组员开始主动讨论出院后如何加入癌症康复者互助组织,以及如何运用互联网平台获取相关知识,下列活动中,适宜在这一阶段开展的是()
A.知行需合一;尝试新改变
B.人多力量大;共同找对策
C.疾病面面观;理性看治疗
D.开启新篇章;模拟新生活
因此最适宜的应当是D。
4、在“暖心相伴”困境儿童支持小组的某节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小朱设计了“我有你有:资源图绘制”“我想这样做:尝试新行动”“你我同行:齐心找方向”等环节,促进组员互动,推动小组进程,上述环节最有可能出现在小组的()
A.开始阶段
B.成熟阶段
C.转折阶段
D.结束阶段
根据题干描述,故答案为B。
5、社会工作者老吴发现社区中的大部分老年人因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生活面临诸多不便,为此,老吴开展了一个教育小组,在小组过程中,组员表现各异下列组员的表现中体现出抗拒与防卫心理的有( )
A.组员老许批判老赵的观点,要求其他组员支持自己的观点
B.组员老孟意识到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对自己和小组充满信心
C.组员老钱表达出自己想要学习手机支付方法但又担心账户安全
D.组员老李在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分享环节时,始终保持沉默,不愿参与
E.组员老刘分享智能手机使用心得时,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年轻时奋斗经历
ABC均没有体现抗拒与防卫心理。
故答案为DE。
考点四:小组讨论技巧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1)选择合适主题;
(2)注意讨论主题措词;
(3)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
(4)安排活动的环境;
(5)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6)准备好讨论草案
2、主持小组讨论
(1)开场的技巧;
(2)了解的技巧;
(3)提问的技巧;
(4)鼓励的技巧;
(5)限制的技巧;
(6)示范的技巧
(7)澄清的技巧
(8)聚焦的技巧
(9)总结的技巧
(10)催化的技巧
(11)联结的技巧
(12)沉默的技巧;
(11)中立的技巧;
(14)摘述的技巧;
(15)引导的技巧;
(16)讨论结束的技巧
2024年真题示例:
1、在一个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教育小组中,组员老杜分享自己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改变了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看法,从之前的害怕到现在逐渐理解他们的处境,社会工作者听完老杜的分享后“刚才老杜提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收获时候说: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减少了,其他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社会工作者的上述提问类型是()
A.重新定向型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反馈阐述型提问
D.深究回答型提问
一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
二是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
三是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
四是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
五是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机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
根据题干:社会工作者听完老杜的分享后“刚才老杜提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收获说: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减少了,其他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可知属于重新定向型的提问。
故答案为A。
2、服务对象:“我在和陌生人接触时特别害怕,也不想说话”社会工作者:“你现在说的就很好啊,主动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都表达出来了,这样多练习,时间长了就不害怕了”。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回应,运用的技巧是()
A.摘要
B.澄清
C.鼓励
D.聚焦
澄清。当组员陈述内容不清楚或忽略某些议题时,社会工作者运用该技巧引导小组组员对模糊不清的陈述和信息作更详细、更清楚、更准确的表达和解说,使沟通信息能够清晰,也能使小组组员自我了解。
鼓励。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们发言,而是注意他们,投以鼓励的目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
聚焦。当小组讨论出现话题游离、多元和分散的情况时,社会工作者采取聚焦的手段协助组员将话题、讨论范围、内容或者问题集中,指出重心和目标所在,再继续讨论。
本题考查的是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当服务对象自信不足或者羞于表达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技巧来进行回应。
故答案为C。
考点五:小组介入技巧
介入技巧 | 具体技巧 | |
对小组组员的介入技巧 | 促进个体自我改变 | 协助个体自我改变的步骤: ①识别和区分想法、感觉和行为 ②意识到特定想法、感觉和行为之间的关联 ③分析合理性的想法和信念 ④改变非理性的想法和信念 |
促进组员之间相互学习 | 角色扮演、观察他人行为、练习新技能 | |
改善个体环境 | 链接具体的资源 扩大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应急事件管理程序 改变身体质素 | |
对小组整体的介入技巧 | 改变沟通和互动模式 | 干预小组沟通和互动模式的频率、持续时长、分布及内容 |
改变小组对其组员的吸引力 | 鼓励组员表达感受 | |
有效利用小组整合动力 | 制定规范、发展角色 | |
改变小组文化 | ①挑战小组成员普遍接受的信念和想法 ②挑战小组成员不愿意讨论的话题 ③与小组成员签订紧急协议 | |
改变小组外部环境的介入技巧 | 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小组工作的支持 | 了解机构历史、文化、宗旨 |
链接机构之间的网络 | 社工服务机构之间建立互助网络,实现服务共享 | |
提升社区意识 | 居民的社区意识、对小组的信赖、当地政府和社工机构知晓社区问题的存在,且意识到小组工作的作用 |
2024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小蔡开设了“勇往职前”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小组,在引导组员分享就业意愿时,组员老钱认为自己只能做些简单的工作,赚不了什么钱,还会被他人歧视。因此不想就业,其他组员也纷纷附和,为此,小蔡对组员固有的就业观念提出质疑,带领组员识别自身优势与潜能,上述小蔡的做法体现出对小组整体的介入技巧是()
A.改变小组文化
B.改变沟通和互动模式
C.利用整合动力
D.吸引其他组员的关注
改变沟通和互动模式 。在开展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干预小组沟通和互动模式的频率、持续时长、分布以及内容。小组中的互动非常重要,促进组员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达到小组工作的效果。
改变小组对其组员的吸引力。小组凝聚力和组员之间的吸引力对于小组有正向的影响,但是随着小组凝聚力的增强,一些组员可能会过于依赖小组。社会工作者需要鼓励组员谈论这些感受,并向他们澄清这是正常的体验。当组员感受到支持以及小组提供的安全感时,可以减轻其依赖小组的恐惧感。
有效利用小组整合动力。通过小组整合动力增强组员融入小组和整体的凝聚力。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组制定规范、发展角色,将小组成员整合到一起,形成小组动力。
根据题干:小蔡对组员固有的就业观念提出质疑对应改变小组文化中,挑战小组成员普遍接受的信念和想法。
故答案为A。
考点六:小组评估技巧
1、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
(1)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
主要包括: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
(2)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
主要包括:组前计划评估、小组需求评估、小组过程评估与小组效果评估。
2、评估的一般流程
(1)评估方案的制订;(2)评估体系的建立;(3)各评估要素之间的联系;(4)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5)评估后审核;(6)编写评估报告。
3、评估资料的收集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主要包括:小组记录;利用标准化量表收集资料;设计问卷和量表测量;行为计量;日志、日记;个人自我报告;分析报告。
(2)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资料来源的多样性;如何收集资料。
(3)资料收集中常见问题
主要包括: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干扰性观察与干扰性观察。
(4)谁来作评估
老师、督导等来进行测量比较客观。
2024年真题示例:
1、为协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家庭收入,社会工作者小潘开了的手工技能培训小组,组员们在参与小组之余,还苦练学到的技术,制作出不少手工作品,小潘计划对小组进行评估。下列内容中,能够评估小组效果的有( )
A.小组作业和组员制作的手工作品
B.小组结束后与组员的跟进访谈记录
C.小潘的小组观察记录
D.小组中收集到的组员感受卡
E.小组过程记录
小组按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一方面了解小组是否完成了自己预定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为以后主持类似的小组积累经验。因此,在小组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会设计一些问卷或量表让组员根据自己的改变状况,来评估小组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组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小组目标实现表、小组满意度量表、小组感受卡、小组领导技巧记录表等。
故答案为BD。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