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者小李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王女士告诉小李,儿子小强沉迷网络游戏不爱学习,父母说他也不听,还与父母顶撞。王女士希望小李能帮助她教育小强。小李在确认小强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后,与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小李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中的( )。
A.接触
B.接案
C.预估
D.会谈
2.在一次督导会上,社会工作者小李和小刘对是否需要继续为外来务工青年大明提供服务产生了分歧。小李认为大明已经返回原籍,个案就结案了。小刘则建议联络大明户籍所在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他们继续为大明服务,以巩固大明改变的信心和成果。小刘上述建议依据的是对结案阶段( )的要求。
A.转介服务
B.跟进服务
C.时机选择
D.情绪处理
3.自独生女儿过世后,张女士与丈夫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丈夫逐渐染上了酗酒恶习,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还多次动手打张女士。无奈之下,张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为了帮助张女士界定其夫妻间存在的问题,下列社会工作者的提问中,最适宜的是( )。
A.“你希望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B.“你认为自己目前遭遇的问题是什么?”
C.“你认为丈夫染上酗酒恶习的原因是什么?”
D.“你认为你们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4.自孩子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子从小体质较弱,比较敏感,即使已上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以工作忙为由将接送孩子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应了解( )。
A.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小明在家上网课,面对电脑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理想。小明父母向社会工作者小黄求助。小黄与小明建立了微信联系,采用行为治疗方法帮助小明解决困扰。经过多次线上视频会谈,小明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善,服务进入结案阶段。为了强化小明已有的改变成效,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最适宜的是( )。
A.协助小明分析害怕上学的原因
B.帮助小明处理结案时的离别情绪
C.帮助小明回顾会谈过程中的成长
D.鼓励小明把会谈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
6.“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对人民健康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呵护。身高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些家长因为孩子身高暂时未达标,就四处打听增高方法,购买增高用品。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一情况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健康知识讲座,让家长知道儿童成长发育有早有晚。上述知识说明了儿童生长发育具有( )。
A.顺序性
B.个体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分化与互补性
7.为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不仅定期走访了解本社区婴幼儿家庭的环境安全问题,还联络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母乳喂养、幼儿早教等科学知识讲座。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工作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服务。
A.提供儿童救助
B.促进儿童社会化
C.提供家庭支持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8.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社区招募中小学生夏令营营员。租住在本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老张觉得这是一个让孩子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好机会,想给儿子乐乐报名,但他又担心孩子不是本地户籍,可能没有资格参加,在报名处徘徊犹豫。社会工作者小杜主动向老张询问了解情况,并协助老张完成报名流程,乐乐成为夏令营营员。小杜的做法体现了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原则。
A.平等参与
B.家庭系统
C.最小伤害
D.儿童优先
9、小兰今年12岁,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与爷爷奶奶生活。小兰最近变得沉默寡言,课间休息时常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学习成绩下滑,衣服也脏兮兮的。老师发现小兰这些变化后,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一起为小兰提供帮助。小王拟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对小兰家庭的监护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估,他应该评估( )。
A.小兰家的住房状况
B.小兰家使用社区资源的状况
C.小兰父母的年收入情况
D.小兰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情况
10.社会工作者小燕在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服务项目,在对朵朵家进行家访时,9个月大的朵朵见到小燕就大哭。朵朵妈妈告诉小燕,朵朵面对生人或进入陌生的环境就会哭闹。小燕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建议朵朵妈妈对朵朵进行信任人格的培养。下列小燕给朵朵妈妈的建议中最适宜的是( )。
A.让她想跟谁玩就跟谁玩
B.尽可能多带她到陌生的地方
C.尽可能多留出时间陪伴她
D.尽可能多带她到人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