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殡葬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为逝者家属开展哀伤辅导,对殡仪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培训,综合多种理论建构了本土化的服务方式。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上述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的( )。
A.工作对象拓展
B.目标模式变化
C.专业方法发展
D.整合发展取向
E.服务模式形成
62.社会工作者拟采用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方式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下列服务中,属于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方式的有( )。
A.促进家庭和学校间的联系并提供追踪服务
B.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生的学习动态
C.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生熟悉当地教材
D.对初中厌学学生提供情绪支持和矫正服务
E.开展成长训练营以帮助学生融入城市生活
63.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是对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一般规定,指导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其主要作用有( )。
A.维护社会正义
B.帮助社会工作者规避风险
C.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D.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E.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康发展
64.社会工作者小周在一次个案面谈中得知,服务对象小李已成功戒毒,但在吸毒期间染上了艾滋病。小李因为害怕失去妻子,要求小周一定为他保密。妻子则经常向小周抱怨小李行为怪异,对自己感情冷淡,怀疑他对婚姻不忠,并希望通过怀孕来保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周宜采取的做法有( )。
A.将小李的病情直接告知其妻子,请她多加关注
B.为小李疏导情绪,减轻精神压力积极面对问题
C.征得小李同意后,为他介绍病友自助互助小组
D.将小李的全部情况在机构个案报告会议中讨论
E.与小李的妻子探讨该如何维系他们的婚姻关系
65.小王是大一新生,性格内向,家境优裕,上高中时因看不惯宿舍同学的卫生习惯选择走读。上大学后,小王因为不适应集体生活,开始失眠,食欲下降,身体急剧消瘦,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宿舍同学发现小王的情况后,主动关心他,帮助其改善失眠状况,提升睡眠质量。关于同辈群体的特点及其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宿舍同学的支持能够帮助小王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B.宿舍应当建立严格的熄灯制度以约束同学的行为
C.小王应接受宿舍同学的行为习惯,以便融入集体
D.小王与宿舍内的每一位同学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E.小王睡眠改善后,对宿舍生活有了较强的认同性
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A正确);其次,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最后,伴随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B选项明显错误,排除。
C选项前半句的描述是错误的,不选。
E选项,认同性,题干的描述并没有体现,题干中只描述了宿舍同学关心帮助小王改善了失眠状况,提升了睡眠质量,故不选E。
66.服务对象陈先生因工受伤致肢体残疾,失去工作。社会工作者上门走访时了解到,陈先生的大儿子16岁,辍学后靠打零工生活;小儿子6岁,还未上学;妻子外出不归,两个孩子无人照顾,衣着脏乱,家中无人收拾,杂物堆积。陈先生残疾后深感自卑,不愿与亲友邻居来往,也不想接受政府救助。下列社会工作者对陈先生问题的分析,符合系统理论的有( )。
A.陈先生因身体残疾减少了与亲友和邻居的交往,与非正式系统的关系疏离
B.陈先生很少与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接触,未能从正式系统获得有效的支持
C.陈先生妻子离家、大儿子辍学、小儿子无人照顾,家庭呈整体性结构失能
D.陈先生的自我评价低,认知系统失调,是他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的根本原因
E.陈先生对外部支持系统认识不足,导致长期的无力感,形成消极应对模式
67.小曼因失恋导致心情烦躁,情绪低落,面对家人的安慰愈发烦躁。小曼脑海中时常浮现前男友与她分手的场景,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时常失眠,甚至想要自杀。小曼在朋友的陪伴下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有( )。
A.辨识小曼面临的危机及其危险程度
B.辨识小曼的错误想法,帮助其改变
C.赞赏小曼寻求帮助的行动,强化信心
D.协助小曼觉察家人和朋友对她的关心
E.引导小曼探索经历失恋对生活的意义
68.小郭大学毕业后,一直未找到工作,整日在家打游戏,其母亲寻求社会工作者大林的帮助。经过3个月的服务,小郭的行为有所改善,服务目标基本达成,进入结案阶段。此时,大林适当的做法有( )。
A.征询小郭母亲意见,决定是否结案
B.提前告知小郭结束个案服务的时间
C.与小郭一起寻找打游戏之外的生活安排
D.与小郭电话商讨结案后跟进服务的计划
E.告诉小郭因时间原因而不得不终止个案服务
69.朱女士与冯先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康康上小学,女儿妞妞上幼儿园。夫妻俩因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家庭,只能与冯先生的父母一起居住,共同照顾孩子。朱女士与公婆在教养孩子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差异较大,婆媳经常争吵,严重时甚至恶语相向。最近半年,康康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变得沉默寡言,冯先生寻求社会工作者老袁的帮助。在预估阶段,老袁需要对冯先生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其内容应该包括( )。
A.冯先生家庭问题的干预建议
B.冯先生家庭成员的能力和拥有资源
C.冯先生家庭问题的主要表现
D.冯先生家庭服务策略中的理论依据
E.冯先生家庭问题的主要成因
70.社会工作者老杨计划为社区内的随迁老人开设小组,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在小组开始阶段,为了营造信任的小组氛围,老杨适宜的做法有( )。
A.组员发言后,老杨运用同理和真诚等技巧予以回应
B.创造更多表达机会,引导组员之间相互回馈和关怀
C.自我介绍环节邀请组员分享兴趣爱好,寻找相似性
D.允许组员将彼此的误解留到小组结束后再解释澄清
E.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引导讨论,组员可不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