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2025年挑战社会工作者考试的你,是否已经深入了解社会工作者考试的报考条件?你是否清楚自己是否符合社会工作者考试的报名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考试的报考条件中,对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年限有着明确的规定。那么,你清楚“社会工作年限”是指哪些工作吗?
☟☟加学霸君微信,进备考学习群☟☟
一、报考条件中社会工作年限是指什么?
报名时,需要填入工作年限和社会工作年限,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
1、工作年限:从事社会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报考条件中涉及专业工作时间期限的,计算截止日期为本年度12月31日。
从毕业时间开始一直到目前参加的所有工作时间都是工作年限,但社会工作年限为从事社会工作相关工作的年限。
2、社会工作年限:从事社会工作相关工作的工作年限,比如在居委会、社会服务机构、街道办等工作时间,这些属于社会工作年限。
从事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其中,“相关领域”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政法综治、应急处置、退役军人事务、群众文化等。
“专门性社会服务”主要包括:
(1)生活帮扶、生计发展、就业援助服务;
(2)情绪疏导、精神抚慰服务;
(3)矛盾纠纷调节、家庭与社会关系调适服务;
(4)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政策咨询、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及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服务;
(5)行为矫治、戒毒康复、危机干预服务;
(6)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的服务;
(7)其他旨在满足服务对象心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增强社会功能的服务。
二、学历不同,社会工作年限需满足几年可报考?
社会工作者考试报考条件中关于社会工作年限的要求与考生的学历和专业相关。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所需的工作年限越短。另外,社会工作专业相对于非社会工作专业而言,所需的工作年限也较低。
级别 | 学历学位 | 专业 | 从事社会工作年限 |
---|---|---|---|
初级 | 高中或中专 | --- | 4年 |
大专 | 社会工作专业 | 2年 | |
其他专业 | 4年 | ||
本科 | 社会工作专业 | 应届生及以上 | |
其他专业 | 2年 | ||
中级 | 高中或中专 | 取得助理社工师证书后 | 6年 |
大专 | 社会工作专业 | 4年 | |
其他专业 | 6年 | ||
本科 | 社会工作专业 | 3年 | |
其他专业 | 5年 | ||
硕士 | 社会工作专业 | 1年 | |
其他专业 | 2年 | ||
博士 | 社会工作专业 | 应届生 | |
其他专业 | 2年 | ||
高级 | 本科及以上 | 取得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 |
三、社会工作年限怎么计算?
■全日制学历:
以学历证书上标注的“全日制学历”或“脱产学习”为准的学习年限(含实习期限),不计算为从事专业的工作年限。
取得全日制学历后直接参加工作无后续学历的,工作年限从取得最高全日制学历的次年开始算起。例如,2019年取得全日制学历后参加工作无后续学历,2025年报考,工作年限为2020年至2025年共6年。
■非全日制学历:
函授、自考等成人类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等后续学历学习年限可累计计算工作年限。
取得全日制学历参加工作后又取得后续学历的,相关工作年限可累计计算。例如,甲2019年取得全日制学历后参加工作,2020年至2023年取得非全日制学历,2025年报考,工作年限为2020年至2025年共6年。
四、没有从事社会工作可以报名吗?
一般都需要有社会工作经验才能报名,虽说实行告知承诺制,但如果学历或者资料审核不过时,就需要提交工作证明,同时部分省会有考后审核或者考后抽查,如果抽查到也是需要提供工作证明,从报名条件可以看出,如需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话,考生需要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才对工作年限没有要求,其它报考条件均需考生有2-4年的社会工作时间才行。另外考生报考社会工作师的话,考生需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才对工作年限没有要求。
五、实行告知承诺制之后,社工证考试还需要提供工作证明吗?
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的规定,自2019年起,社会工作者考试实施了“告知承诺制”。即只要考生同意并适用告知承诺制,就无需提供工作证明了。考生只需要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并签署告知承诺制意味着所填写的信息真实有效。但如果有部分资料信息未通过在线验证,则还需按照当地官方要求进行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缴费,视为报名成功。
只有不适用于告知承诺制的考生,仍然需要提供有效的工作证明。工作证明一般由单位开具,包含工作的开始日期、担任职务等基本信息,并需加盖单位的公章。
六、社会工作证明如何开?
一般可通过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民政部、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工作单位开具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