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南

202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考解读:从事社会工作是指哪些工作?

来源:233网校 2025-02-08 17:37:00

在社会工作师考试的报考条件中,考生需同时满足学历、报考专业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方可报考。关于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要求,所提及的“社会工作”是一个特定的范畴。那么,这里的“社会工作”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哪些工作可以被认定为“社会工作”?

☟☟加学霸君微信,进备考学习群☟☟

一、中国人事考试网关于社会工作相关说明

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考试报考条件中,关于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说明如下:

从事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其中,“相关领域”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政法综治、应急处置、退役军人事务、群众文化等。

“专门性社会服务”主要包括:

(1)生活帮扶、生计发展、就业援助服务;

(2)情绪疏导、精神抚慰服务;

(3)矛盾纠纷调节、家庭与社会关系调适服务;

(4)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政策咨询、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及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服务;

(5)行为矫治、戒毒康复、危机干预服务;

(6)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的服务;

(7)其他旨在满足服务对象心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增强社会功能的服务。

二、哪些工作可以被认定为符合要求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社会工作服务岗位,第二种是社会经验性岗位。

一)社会工作服务岗位主要是指:

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 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从事智力助人服务和服务管理的岗位。

服务岗位所涉及到的领域包括:

1、社会工作管理(以下部门或组织与社会政策相关的岗位):

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人力社保、文化、卫计委、信访、扶贫等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

2、社会工作服务(以下领域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除财务、工勤等辅助岗位外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和社会工作管理岗位):

(1)社会福利(老年、儿童、残障人福利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中智力助人服务)

(2)社会救助(低保、特困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的审核、帮扶实施,救助管理站帮扶服务)

(3)优抚安置(烈士褒扬、军烈属优待,休养、转业、退伍、伤残军人服务)

(4)慈善事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红十字会等慈善助人服务,达到规定时长的社会服务志愿者)

(5)社区社会工作(行政办事大厅、街道乡镇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村委会、96345 平台、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6)家庭社会工作(婚姻登记、婚姻调解、反家暴、反性别歧视、单亲服务、亲子服务、安养服务、哀伤辅导、家庭咨询、家庭关系辅导、成员权益保护)

(7)医疗社会工作(健康倡导、接诊服务、医患关系管理、康复治疗,病患家庭辅导、院外康复、临终关怀、哀伤辅导、劝捐,精神病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康复)

(8)残障人社会工作(心理与认知辅导、社会融入、就业援助)

(9)学校社会工作(学生管理、家校关系管理、升学就业辅导)

(10)就业援助(创业支持、失业援助、就业关系辅导)

(11)职工帮扶(工会、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职工帮扶服务)

(12)犯罪预防(青少年社会组织、青少年服务平台,基层派出所、检察机关、关工委的犯罪预防服务)

(13)禁毒戒毒(社区禁毒,相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中直接提供禁毒戒毒服务)

(14)矫治帮扶(社区矫治,相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中直接提供矫治帮扶服务)

(15)人口计生(失独家庭帮助)

(16)纠纷调解(社区调解、司法调解,相关社会组织和机构中直接提供纠纷调解服务)

(17)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家属安抚、灾后心理重建)

(18)新市民服务(家庭调适、社会融入、就业援助)

3、社会工作教育研究:

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专业培训、合作交流和研究的人员。

(二)社会经验性岗位主要是指:

企业中人力资源、工会等岗位;在编城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部队连以下主官和营以上政工干部;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中管理或直接提供公益服务的人员等。

三、实行告知承诺制之后,社工证考试还需要提供工作证明吗?

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的规定,自2019年起,社会工作者考试实施了“告知承诺制”。即只要考生同意并适用告知承诺制,就无需提供工作证明了。考生只需要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并签署告知承诺制意味着所填写的信息真实有效。但如果有部分资料信息未通过在线验证,则还需按照当地官方要求进行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缴费,视为报名成功。

只有不适用于告知承诺制的考生,仍然需要提供有效的工作证明。工作证明一般由单位开具,包含工作的开始日期、担任职务等基本信息,并需加盖单位的公章。

插入模块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