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求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2、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独立性。
3、家庭个别化原则
直接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发,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
既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目前需要,也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1、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2、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3、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4、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2、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社区活动
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1)专题讲座;
(2)主题沙龙;
(3)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