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教育学辅导

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10.1课外活动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13年7月6日
  • 第2页: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他们不仅好奇,有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而且好动,有进行各种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但是,他们还未成熟,知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习惯的影响。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健康,更生动活泼,富于乐趣。学生参加这种活动,不仅可以避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积极意义。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受课程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空间广泛,人际交往增多。这对于他们体察社会生活的脉搏,了解科学技术的报考,拓宽文化视野,形成高尚情操,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目前,有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使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失调,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如一味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大量的课外作业,代替或挤掉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样,极容易使学生的脑细胞产生疲劳,学习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只有把课内教育和课外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1+1>2”的整体效应,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广泛接受教育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客观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他们既有发展自己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又有关于阅读、运算、艺术、科技活动、实验等多方面的兴趣。课外活动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科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使自身的各种兴趣爱好都能得到相应的培养与发展。而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兴趣爱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才发展起来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而且有利于专业人才的早期教育。
  同时也应看到,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长于艺术素养,有的精于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喜爱科技活动等,这体现了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只是有的兴趣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萌芽状态。课外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下,发掘出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特殊的才能。这也有利于教育者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使具有各种聪明才智的学生都能充分施展他们的天赋并得到应有的培养,逐步完善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可见,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增长特殊才能、发展个性特长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活动虽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主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活动多数是以亲身实践为主,如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设计实验、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既动手又动脑的机会,经受各种实际锻炼,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能力,并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进取和开拓,同时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地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外活动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喜欢追根究底,他们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建议等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常常突破“接受学习”的水平,自己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大胆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从而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外活动是教育学理论的特定范畴。它同课堂教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内涵和外延也是十分严格的。它并非一般的教学工作,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它对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出大批全面发展、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它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有效地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实际工作。
  有人为了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主张将课外活动更名为“第二课堂”。应该指出,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作为“课堂”,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有其特定含义,一般是用作课内教学形式的表述。“第二课堂”的提法含混不清,模糊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界限,使人忽视课外活动固有的特点和任务,甚至导致把课外活动弄成变相的课堂教学。应该肯定,课外活动是重要的,而它之所以重要恰恰在于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如果以为只有借助“课堂”这一概念才能表达它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学校还有生产劳动、团队活动、学生社会工作等,这些也是重要的,倘若将这些活动也都冠以提出“第三课堂”、“第四课堂”、“第五课堂”的称谓?就会出现处处是“课堂”现象,必然把“课堂”、“课外活动”等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相混淆。其结果势必削弱课堂教学,影响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我们要正确看待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注意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课堂教学是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教育工作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课外活动要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讲授的知识为指导,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以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课外活动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更不能以教育改革之名,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削弱双基教学。

  试题推荐: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8套模拟题及答案 8套押题密卷及答案】

  2013年小学教育学新教材各章习题及名家精析

  模考:6套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如何一次顺利通过考试: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讲师辅导课程,带你轻松过关!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