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
【内容提要】
课程就是用以影响学习者的全部经验和材料,它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是课程理论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而且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本章简要介绍了课程的含义和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全面概括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内涵及其编制原理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措施。
【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课程设计的概念。
2.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课程的因素。
3.识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概念,并理解其内涵。
4.运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关理论进行课程设计。
5.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6.理解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措施。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在教育领域,课程是含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古今中外的各类教育著作,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界定。本节在对课程进行词源分析和了解中西方几种典型课程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课程的含义,明确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指出社会、学生和知识经验是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课程概念
(一)课程内涵的演变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释:“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其含义必然十分宽泛,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的“课程”的意义已极为相近。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在西方的现代课程理论文献中,课程的含义是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的鲜活的经验和体验。
关于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其含义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类:
1.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的课程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课程是指课业的内容和进程,即学生所应学习的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如物理课程、语文课程等。这种课程定义的局限性是把课程内容与课程过程割裂开来,片面强调课程内容,其最大的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它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前者,其缺陷也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这种课程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从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除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但同时也忽略了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教科书倾向于第一种观点,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课程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课程定义
所谓课程就是用以影响学习者的全部经验和材料,即课程不单纯指知识,还包括学习者的体验和经验,及潜在的文化、制度、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也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经验的报考创生过程。从课程生态观的角度上说,自然即是课程、生活即是课程、自我即是课程。
(三)课程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趋势:
1.回归生活的生态课程
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打通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实施回归生活的生态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使教育重新植入生活的根基,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现实的、具体的统一。
在回归生活的生态课程中,强调把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问持续交互作用的报考的情境,课程由此变成一种报考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2.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成为课程的核心
当人们强调学科而且只强调学科的时候,课程就越来越排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儿童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而非控制工具。
3.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体现课程的价值
把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而教学的进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存在着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才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把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情境中,从而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构建实际课程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显性课程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写材料,在学校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直接的讲授的课程,也被称为“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是影响人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性:
(1)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它包括显性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课程、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及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四类。这些潜在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长久地发挥着教育影响,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按其存在与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如果说显性课程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是外显的、裸露的,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内隐的、潜藏的。前者是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后者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前者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后者则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
5.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趋于一体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将广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整合起来,使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和谐、互补,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6.“课程教学”整合理念的建立
20世纪的教育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然而,在20世纪初叶,杜威就系统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20世纪末,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已成为时代精神的要求,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课程教学”,即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课程内涵的上述变化,既意味着课程意识的深层变革,也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课程变革实践的发展方向。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