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是文化所必不可少的。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文化的生存方面,也表现在文化的发展方面;既表现在文化的量上,也表现在文化的质上。因此有学者认为,教育与文化内的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的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如果不借助于教育,都将缩短其存在的历史长度。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不可能通过遗传或其他生物和机械的方法获得。任何文化特质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一)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和发明的结晶,不过,人类也是决定文化存在与发展的质和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对人类而言,文化不能通过生物性遗传而获得,只能通过学习而获得。学习具有多种类型:有有目的的学习与无目的的学习,有有系统的学习与无系统的学习,有效率高的学习与效率低的学习,有自学与受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在这些多种多样的学习类型中,只有受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才明显地表现出其目的性、系统性、高效率性等特征。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有系统地、高效率地学习文化的最佳途径。而且,文化的传递是保存文化的良好方式,保存文化又是为了文化的有效传递。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人类的生殖过程是人类种族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那么,教育则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保存和延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人们把人类的生殖活动和教育活动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范畴。事实上,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文化的保存和传递的手段不再是唯一的了,但这绝不意味着教育就失去了保存和传递文化的价值。因为,首先,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如民族情感、民族价值取向、民族传统和许多手工技能等不用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准确和有效地传递和保存下来的。其次,随着文化内涵的日益丰富和文化交往的日益增加,人们必须掌握多种交往工具如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等等,才能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是帮助人们掌握这些交往工具的最适宜的方式之一。
(二)教育能够选择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不是随机的、良莠不分的,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当然,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也是在文化丰富到了相当的程度之后才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因为当文化发展到了文字出现以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和深人,这就要求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要有所选择。一方面,在纳入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要首先保持本民族文化体系的传统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从各种亚文化内部吸取营养的过程中,坚持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掌握文化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客观途径就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对文化加以精心选择,以使新生一代掌握人类文化的精华和能够从精华中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的方法。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既有直接的选择,也有间接的选择。直接的选择表现为教育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精心选择。其中,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是选择一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要素,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文化要素。间接的选择表现为教育对教师的精心选择。之所以说教育对教师的选择是间接的,就是因为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教师所承载的那部分文化。
(三)教育能够整理文化
人们常常为世界文化精华的流失而感到遗憾和惋惜。人们惊叹金字塔的壮丽,却不知道埃及人是怎样用双手把巨大的石块运到高高的塔顶;人们从少量的残留物中已经看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惊人之笔,却苦于不能领略他思想的全部精华;人们崇拜中国气功、武术、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却不能不为它们的零散而感到遗憾。因此,文化需要整理,教育也具有整理文化的需求与可能。
1.文化对通过教育整理文化具有客观要求
选择的文化并不一定都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过程,也未必都有利于人的习得。因此,文化还需要经过教育对之进行整理的过程。教育促使整理后的文化精华依附于人脑而存在,使得人类文化精华得以有效地保存和传递。历史表明,学校为人类文化的整理工作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这份杰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教师的身上。教师虽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文化,但更主要的是整理文化。例如,我国的孔子、梁启超、陶行知等以及当代的广大教师对我国文化曾经或正在作出突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康德、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胡森等对世界文化也曾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们的著述和学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教育自身具有整理文化的迫切需要
文化本身的浩大繁杂和新生一代学习文化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只有经过科学整理的文化,才易于被新生一代理解和接受,才能满足新生一代优质、高效地习得文化的需求。
3.教师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因为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懂得人类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经他们整理过的人类文化,易于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理文化。教师按特定的教学对象对文化加以整理,以便教学对象能够有效习得人类文化,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和保存。另一方面,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整理文化。这种整理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丰富,更在于保证了教学对象对文化习得的有效性,即促进因材施教的实现。
4.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也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学习文化并掌握整理文化的方法,然后将其运用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之中,最终通过课外作业和科研成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学生中,研究生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地整理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其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并进一步得到强化。这样,既丰富了人类文化,也对人类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四)教育能够活化文化
教育能够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保存和传递,不仅仅在于教育具有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整理的功能,还在于教育能够活化文化。教育通过对文化的活化使人类文化的内在精神生存并繁衍下来,而超越了简单的保存和传递的意义。
按照文化的存在形态,我们还可以把文化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储存形态的文化,即依附于物品、文字等载体形态的文化。它虽然可以免遭流失,但并不一定被一定文化圈内的绝大多数当代人所掌握。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和圈外文化,它有待于人们去认识、选择、提取、掌握和运用。例如,拉丁语已经变成一种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储存形态的文化。另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即不仅依附于物品、文字等载体,而且依附于人的载体形态的文化。由于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和掌握,因而始终表现出参与现实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从储存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我们称之为文化的活化过程。完成文化的活化过程,除了教育别无他法。这是因为:首先,只有教育才能将储存形态的文化直接转移到人的载体之上,使特定的文化与人的观念、智慧、意志、情感建立起联系,进而使特定文化呈现出参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高度活跃状态。其次,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找到活化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再次,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大大提高人类智力的发展水平以及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的完美程度,从而提高活化文化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虽然文化的存在有多种方式,但是,文化仅仅以物质化的形态而存在是绝对不行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理解和懂得使用这种物质化形态文化的人,这些物也就成了死物,既无认识价值,也无使用价值。因此,文化需要活化,活化文化离不开人的培养,而人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
(五)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古已有之。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交通和语言等方面的限制,其交流的广度、深度都极其有限。到了近现代,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和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为什么各文化之间必须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即各文化必须要相互开放?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文化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文化系统才有活力,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否则,必然达到“死寂”状态而进入消亡阶段。历史事实也证明了,文化的封闭对一个社会、国家和文化自身都是十分有害的。例如,中国早有四大发明,素称“文明古国”,但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重创警示世人: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是致命的。因此,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结果。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生长于一种文化体系中的人的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进,有利于文化的推陈出新,有利于社会、国家和文化自身的进步。
文化的交流、吸收和融合存在多种途径,如移民、贸易、战争、旅游和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教育等等。其中,教育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易于进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新生一代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头脑中,传统的文化模式相对较少、相对松散,他们对一切新的东西都很敏感,容易接受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易于完成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2.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多种语言,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沟通
不同文化间的广泛、深入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属于不同文化体内的人们在语言、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而语言和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又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的关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和习得。
3.教育促进新生一代民族自尊心的增强
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都要经过去劣存优的过程,力求把其他民族的某些文化特质纳入本民族主流文化体系之中。也就是说,教育对文化的交流、吸收和融合是有目的、有选择、有系统地来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文化吸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增强新生一代的民族自尊心。
教育促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和融合有多种途径,其中主要是:直接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本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国际间书籍、教材、著作的交流。互派教师讲学、考察和学术研究,互派留学生。
(六)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选择、整理、交流,基本上是植根于原有文化的基础之上。生存是为了发展,发展了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仅仅着眼于文化的原有基础上的生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文化的发展。要促使文化不断发展,还必须对文化进行创造和更新。然而,没有人对已有文化的掌握和运用,没有人在掌握和运用文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创造能力,就谈不上新文化的创造。这就赋予了教育对于文化的新的功能:传播新思想,促进新生一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推进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1.教育能够创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并能够推动其实施普及,从而为文化的创造和更新提供新鲜元素
教育者具有文化创造和更新的能力。为了促进新生一代的发展,教育者对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素材,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规律和多种文化素材本身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从而使整个文化中出现了一支源于其他文化素材,又有别于甚至优于其他文化的、易于为受教育者所学习和掌握的文化式样。教材就是文化创新的结晶。
2.教育为文化的不断发展、更新提供大量富有创造活力的人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始终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其文化体内必须有一大批富有创造发明能力的人才。然后,通过这些人才,再去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因为没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社会文化就无法更新发展。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