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二)智力差异
1.智力测量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多次修订。
智商,简称IQ。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差异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它有多种分类,主要有:外倾型和内倾型、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
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
2.弱智儿童
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
3.学习困难学生
4.聋、哑、盲儿童
(三)特殊儿童的教育在安排特殊教育环境时,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随班就读,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辅导,三是普通班加资源教室,四是设置特殊班。
相关链接: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