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法分配律》
1.题目: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一、图片情境,引入新课
思考问题。
PPT展示主题图,老师: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 (4+2) x25=6 x25=150 (人)
4+2表示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再乘以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
(2) 4x25+2x25=100+50=150 (人)
4x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x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总结体会,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总结为主,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辅助补充。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略
二、《乘法交换律》
试讲题目:
1.题目:四年级《乘法交换律》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你有什么发现?
一.图片情境,引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总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在练习中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x25=100 (人)
25x4=100 (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谁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3.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
5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6.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四、总结体会,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总结为主,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辅助补充。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略
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试讲题目:
1.题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乘法来进行口算;
(4)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设计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是什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为了给大家过一个开心趣味并且富有意义的节日。羊村长带小羊们给他们的村落植树。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上呈现植树的情景,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给这些小树浇多少桶水呢?该怎么列式呢?
同学们自己动脑想一想,你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方法。邀请学生回答。
2.小组交流讨论
3.引入符号,加强符号意识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请同学们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出示教材做一做,填一填,看谁填得又快有准。
四、总结体会,反思提升。国驾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寻找身边的生活例子,用乘法结合律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四、《认识图形》
试讲题目:
1.题目:认识图形
2.内容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2 )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5)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认识图形都认识了什么图形,怎么认识的?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都用了一些什么物品?
学生列举:足球、文具盒、水杯、墨水盒、可乐瓶等。教师ppt展示列举物品。(足球、文具盒、水杯等)
你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图形吗? 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出示PPT展示物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对PPT物品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学生说分类的依据和各类的特点。
教师明确几何图形: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ppt展示相应的示意图,并带领学生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和刚刚分类的物品,加深印象。
学生们自己动手画,这些几何图形的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描述图形特征。
(三)课堂练习
1.同桌两个人互相考一考对方,自己说一个物品,看看同桌能不能说出是什么几何图形。
2.老师说一个物品,大家抢答,看谁先答出来是什么几何图形。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认识图形都认识了什么图形,怎么认识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先带领学生列举出生活遇到的物品,并展示出来。带领学生将这些物品根据形状进行分类。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几何图形,教师讲解这些几何图形叫什么,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实际的物品都是什么几何图形,加深理解。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抽象成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按形状分类。
五、《扇形统计图》
1、试讲内容:扇形统计图
2.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指导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指导学生理解扇开形统计图的意叉,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需要的信息:
(4)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值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内容,引出《扇形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扇形统计图的讲解
提问:每一项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引导学生回答。
讲解: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示例: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给出乒乓球所占的百分比。并让学生写出其他项目所占百分比是多少?
2.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讲解
提问:整个圆表示什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明确:整个圆表示整体1,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提问: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明确:各个扇形的大小与所占比例有关。)
3.巩固提升
提问: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体现各组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反应统计数据的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显示部分相对于整体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试题纸中的的题目。根据给出的扇形统计图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计算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成分的营养多少g?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回家自己画一个扇形统计图,并写出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
【板书设计】略
六、《比例尺》
试讲题目:
1.题目:比例尺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比例尺的概念,条理清晰;
(3)教学中要有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扩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时候应用?
2.学习比例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一)导入新知
展示地图,提问导入:中国面积这么大,如何能够在一张图片上面全都展示出来呢?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右下角的图标,并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右下角的图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比例尺》。
(二)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部分省地图图片,问题:面积相差很多的中国、各省份、北京市,为什么展示在地图上,并没有相差很明显呢?
同桌两人为一组3分钟时间讨论。3分钟后请代表回答问题。
明确:中国地图和各省市地图缩小比例不一样,所以呈现出来的地图大小相差不明显。
教师讲解比例尺定义。
提问1:大家生活中见过哪些形式的比例尺?
明确: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并强调数值比例尺当中必须要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
提问2: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5000000分之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小组活动: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比例尺,并思考,所有的比例尺都是将实际距离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这种比例尺吗?有没有将实际距离扩大的比例尺?什么时候应用扩大比例尺?应当如何书写?
5分钟时间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明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三)课堂练习
用试题纸上的练习作为课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应用。
课后作业: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比例尺并归类,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扩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时候应用?
扩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的联系是它们都是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并且书写时都要求单位保持相同,区别是扩大比例尺是将实际比较小的物体放大呈现到图上,而缩小比例尺是将实际中比较大的物体缩小呈现在图上。一般在精密零件或仪器的图纸上常见扩大比例尺,地图中常见缩小比例尺。
2.学习比例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学习比例尺,核心点要把我好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并且前后单位是一致的。比如1:500,就相当于图上1cm代表实际500厘米。学生应该注意要正确记忆比例尺的定义,在应用时根据比例的知识正确应用。
七、《平均分》
1、试讲内容:平均分
2.基本要求: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掌握平均分;
(2)运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不能超过10分钟。
(一)导入新课
同三个小朋友上台分6块糖果的场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看谁的分法多。分得最公平。引出课题平均分。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平均分
(1)分糖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请同学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分法1:1,1,4
分法2:1,2,3
分法3:2,2,2
(2)提问: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顺势引导: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方法
我们刚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如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小组讨论,分一分。
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
1.课件3个3个地出示胡萝卜图,3个一份,一共5份。出示问题:一共有( )个胡萝卜,每(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的,你觉得你的成功之处在哪?
【参考答案】
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在课堂上我是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分糖果情境,并放手让学生试着分一分,说一说,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清楚地认识平均分的含义。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得到课本中展示的三种分糖果的结果,杜绝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分成同样多的三份。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活动,比一比哪组分糖果的方法多。
2.本节课你是如何讲解“平均分”的概念的?
教学时我采用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描述的教学方法,准备好生活中常见的相同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在课堂上展开活动,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八、《圆的周长》
1、试讲题目:圆的周长
2.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具,圆形纸板。和绳子,提问:绳子绕圆形纸板一圈大概多少米?
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小组实验,测量周长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以小组为单位,用刻度尺或者卷尺测量圆的周长是多少。测量的结果估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提问:测量的过程都有哪些问题?
预设:如果遇到很大的圆怎么测量?
(二)启发引导,理解圆周率
请同学们继续测量自己手中圆的直径,并且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学生填写表格,并计算周长/直径比值。
归纳:原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的3倍多一些。
讲解圆周率的历史
(三)总结归纳周长公式
师:清楚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以后,那么大家现在可以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吧?如果用C来表示圆的周长,应该怎么表示这个计算公式呢?
明确:C=πd或C=2πr。
三、巩固练习
用课件展示教材练习题,引导学生使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下课后测量一下自己自行车的直径,如果平均每分钟车轮转19)周,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000m,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板书设计:略
九、《三角形的内角和》
1.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注重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设置提问环节;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十分钟内结束试讲。
(一)导入新课
情境故事导入:在图形的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钝角三角形:“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
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而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
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提问:同学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么?
顺势引出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讲解新知
1.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
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同桌之间相互量一量,交流一下。
提问: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大约为180°,锐角、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大约为180°。
得出猜想: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大约都是180°。
2.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如何验证猜想呢?
引导学生利用教具,分组进行剪拼。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和作业
(五)板书设计略
十、《1-5的认识》
1.题目: 1-5的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2)引导学生规范读、写1-5各个数字;
(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4)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主题图片:各种水果图片,问哪中水果最多?引入本课《1-5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得出:苹果的数量最少,梨子的数量最多。提问: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苹果的数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可以得到用1根小木棍、1根手指都可以表示。
讲解:苹果的数量我们把它读作1,并板书。
继续结合小木棍认识2-5,引导学生用木棍对应数字进行拼摆。
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1-5来表示?
活动二:结合算珠和点子图,认识1-5的数序。
教师用算珠逐步从1个增加到5个,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并用点子图表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1-5中每个数字都有其位置,1-5是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活动三:讲解1-5的书写方法。
教师将1-5正确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数字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布置学生活动:按照起笔顺序,描红写数字。
(三)课堂练习
找出身体上藏着的数字1-5,数一数、写一写。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字1-5的读、写法。
课后作业:数一数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并且写出其数量。
【板书设计】略
十一、《认识“身体尺”》
1.题目:认识“身体尺”
2.内容:
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 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来?先量一量,再填表。
一柞、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非?大约有几步? 大约有几脚长?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上“尺”的长短;
(4)通过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尝试测量课桌长度。结合复习内容顺势引出课题——《认识“身体尺”》
(二)探索新知
回顾之前所遇到的“身体尺”,带领学生一起总结。
组织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拃、步、庹、脚和所学厘米与米的大小关系,之后尝试测量:
一拃、一步大约各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
测量后填写相应表格。
教师明确,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三)应用新知
类比之前所见的“尺”及其作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用适当的“身体尺”测量1米。
师生共同总结:1米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
(四)小结作业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明确各“身体尺”长度及和1米的关系。
课后作业:类比之前“尺”的作用,尝试用“身体尺”对之前所测量过的物体长度进行测量,尝试选用不同的“身体尺”并选取最合适的“身体尺”。
【板书设计】略
十二、《小数的大小比较》
1.题目:小数的大小比较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借助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经历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一)导入新课
创造情境:小红花0.6元买了1副三角尺,小亮花0.48元买了一本练习本。现在要知道三角尺和练习本哪一个更贵,要如何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的特点:都是小数,且小数位数不同,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结合导入问题,提示学生可以结合具体单位思考:如何比较0.6和0.48两个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学生可能结合生活经验提出: 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所以0.6>0.48.
追问:如果脱离具体的单位,还能结合小数的意义理解去比较呢?
提问学生最后的结果及思考的过程。
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不看小数位数的多少。而是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比较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再从十分位看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时,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比较,这样从高往低一位一 位地比下去,直到确定大小为止。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看一看生活中有哪些小数?试着比一比。
【板书设计】略
十三、《除法》
1.题目:除法
2.内容:
3.基本要求:
(1)用普通话;
(2)联系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平均数;
(3)要有互动和过程评价。
(一)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大熊猫分竹笋。
提问“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请同学回答。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总结: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引出课题——除法。
(二)新知探索
1.引入除法
提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号
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3.介绍除法算式
活动: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4.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除号表示什么?
(三)课堂练习(抽到的试题纸上的练习)
1.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小结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回家和父母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略
十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题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思考,让学生感受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分发运动会器材,52个(5个10只简装和2个单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顺势引出课题一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讲解新知
根据问题特点,师生借鉴之前学习经验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释计算过程。
明确: 1筒羽毛球为1捆小棒,1只羽毛球为1根小棒。
组织小组活动,尝试表示将52只羽习毛球平均分成2份。
小组代表反馈,教师引导辅以学生阐释,展示将剩余1捆拆开与2根合为12根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剩余1捆”、“2根”、“12根”“平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并让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竖式计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追问:与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何不同?
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将余数与个位加在一起再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验算方法。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剩余题目,尝试先估算,再计算。
(五)板书设计略
十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试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内容:
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可以先同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
1/2+1/4=()
答:一共占这块地的()。
试一试:
计算下面各题,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5/6-1/3 1-4/9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学校在开垦菜地时,准备将长方形试验田的2种黄瓜,4种番茄,请学生帮忙列式。计算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其式:1/2+1/4。
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特征,发现是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无法直接计算。
引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
导学生分析不能直接计算的原因
明确: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分组讨论异分母的分数的加法该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
借助实物涂色的方法,将一张长方形卡纸平均分成4份, 先涂色2份得到2,再涂色1份,最后观察卡纸的涂色情况。
或者先1/2和1/4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步骤,注意回答问题: 一共占这块地的3/4。
尝试计算并总结计算方法,找学生上黑板板演计算过程。
教师结合学生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并强调通分通常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及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并提示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小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例1:1/2+1/4=2/4+1/4=3/4
例2:5/6-1/3=5/6-2/6=3/6=1/2
练习:1-4/9=9/9-4/9=5/9
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十六、《长方形的周长》
1.题目: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适当结合板书。
一、故事导入
以“龟兔赛跑”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始,并将赛跑的线路图用课件呈现,提问小兔子跑一圈跑了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由旧知引新知
问题1:小兔子的线路图是什么形状的?问题2:怎样来求?
2.小组交流讨论
多媒体呈现一幅图片,长方形及其长和宽。
利用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周长公式。
学生总结: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蜗牛找妈妈。蜗牛背上贴有图形,妈妈手里有周长。
2.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回家找各出1个长方形、正方形的物体,量一量它们的长和宽,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下节课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略
资料下载>>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专项+教案模板+万能试讲话语
报考信息>>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具体面试考试安排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教资面试微信学习群 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