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
过程是(A)
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B、间接性C、稳固性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B、群体影响法C、活动参与法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以利他为目的B、自愿的C、不期望回报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C、抢救落水儿童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DE
A、多方面收集信息B、利用集体智慧C、增加群体凝聚力D、费时费力E、议而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