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考试大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第八章论述题

来源:233网校 2007年8月8日

试述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教育目的作为人才培养的要求,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需要,在不同社会中,教育目的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以“明人伦”、“建国君民”为目的。到近代,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和“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都体现看不同社会教育目的的不同性质和对培养人才的标准的不同规定。
  在西方,古希腊培养武士和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古罗马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欧洲中世纪培养虔信上帝的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培养知识、体力与道德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18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推崇的是培养独立、自尊的自由人。从19世纪后半叶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美等国重视人格尊严与国家建设需要的统一;德国由于民族主义的倡扬,培养目标要求服从于国家需求。
  到了现代,“二战”前,在德、意、日等国,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占优势,出现了极权主义的教育目的,教育实质上成了培养侵略扩张的工具。战后,英、美等国是在“自由民主主义”的原则下,培养“能够使个人的尊严与独立,同国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相互协调,并存的人”。
  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致力于人才培养中都把教育目的放在首位,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一切教育之中,没有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试述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人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产力中知识技术含量越多,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现实。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人在政治、经济、教育上实现平等,体脑差别逐渐消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共产主义社会更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发展的高水平,使全面发展得以彻底实现。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论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的解放,还是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社会生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工场手工业把一种手工工艺分解成精细的工序,每个工人只从事某一工序的生产,导致工人身心发展被分割、,造成片面畸形发展。
  第二,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现代大工业生产对个人全面发展提出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造成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要求人必须体脑结合,全面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机器大工业尽管迫切要求个人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但是,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却阻碍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它不断生产旧式分工,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和强度,加剧体脑分离与对立。
  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高度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
  第一,“五育”之间既不能互相替代,又不能分割。说它们不能替代,是因为各育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一育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说它们不能分割,一方面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每一育中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存在看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第二,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部分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美观点既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劳动技术教育更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基础,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因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统一i整体,从各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三,根据各育之间的联系,在实践中要避免忽视某一部分或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的错误做法,要坚持“五育,,并重,使全面发展教育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五育”并重并不是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评述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第一,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个人本位论兴盛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它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二,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结果好坏,主要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

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一,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就是个人智力、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在个人自我素质(德智体)发展的同时,会做各种工作。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人的各种素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使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把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淘汰教育、选拔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教育。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