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我国儿童少年享有____的权利、____的权利、____的权利、____的权利等。
答案:生存 受教育 受尊重 安全
2.从小学开始____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
答案:学习
3.联合国《____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有____最佳原则、尊重____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志原则、无歧视原则。
答案:儿童权利 儿童利益 儿童尊严
4.我国规定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主要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宪法 义务教育法
5.“教师中心论”以德国教育家____为代表。
答案:赫尔巴特
6.“儿童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____为代表。
答案:杜威
7.学生是教育对象,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____的关系所决定的。
答案:教师与学生
8.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作用。
答案:主导
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地位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
答案:主体
10.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又是学习与发展的____。
答案:对象 主体
11.学生年龄特征,就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____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答案:身体和心理
12.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学龄期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阶段。
答案: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13.儿童入学标志着儿童活动由以____为主转化为以____为主。
答案:游戏 学习活动
14.7—10岁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____分钟,10—12岁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____分钟。
答案:20 25
15.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____。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的突出表现在由____思维为主向以____思维为主的过渡。
答案:核心 形象 逻辑
16.小学生的____还没有形成,他们的动机、____、性格等还都很不稳定。
答案:个性 兴趣
17.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的影响和____的不足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答案:生理因素 传统观念 学校教育
18.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以上为智力超常儿童,智商低于____为低能弱智儿童。
答案:140 70
19.____的测定公式是IQ=(MA/CA)×100。
答案:智商
20.非智力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
答案:动机 兴趣 情感 意志 性格
21.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答案:方向 性质 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