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填空题试题精选

来源:233网校 2007年11月19日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

  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