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09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二)

来源:233网校 2009年3月23日

名词解释
1.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3.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4.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规定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
2.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4.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5.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的统一综合。
2.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
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4.教育国际化:一是教育为社会国际化发展培养人才,二是教育本身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5.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
3.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4.个体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
5.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终身教育的观念关照学校教育。

1.学生道德认知测评: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
2.教育信息化: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
3.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4.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5.全民教育: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二是全面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三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论述题
1.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
答、(1)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2分
(2)优势: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报考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4分
(3)弊端: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4分
2.你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1)设计教学的能力(2)表达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教学机智(5)反思能力 (6)教育教学研究能力(7)创新能力

论述题
1.说明并分析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答、(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2)分析问题(3)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6)总结
2.举例说明讲述行为误用的表现及其策略。
答、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 (1)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2)讲述时间太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
(3)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4)讲述不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识准备作想当然假设。
(5)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教育策略:(1)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速适中。(2)讲述学生不太熟悉的新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试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观点。
答、(1)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4)师生关系的品质

1.试述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答、(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2.举例分析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答、(1)生理成熟期提前(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

1.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答、(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2)适应与超越问题(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答、(1)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做到: 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辨证关系。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2)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做到:5分 第一,培养科学精神。第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1分(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1分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1分(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1分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1分
2.简述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全民教育(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答(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1分(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1分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1分(4)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1分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1分
4.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2分(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1分
(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1分(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1分

1.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答、(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分
(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1分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描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4.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趋势。
答、(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答、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答、(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4.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区别。
答、、(1)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
(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答、(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2.简述活动指导的策略运用。
答(1)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2)学生活动基本条件的提供(3)自主活动的引入(4)自主活动的促进
(5)成果交流的组织
3.简析班级组织的结构。
答、(1)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3)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4)班级组织的规模
4.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答、(1)倡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1.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
答、(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
3.说明并分析核心课程的利弊。
答、(1)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3分
第一,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第二,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第三,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
(2)核心课程的主要缺陷:2分
第一,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锁碎或肤浅的。
第二,学习单元可能被搞的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第三,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