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第八套

来源:233网校 2011年11月12日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里指导原则之一,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并在《大教学论》里明确指出所谓“泛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2.A[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将教育学从科学中划分出来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D[解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和方式。这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4.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其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而闻名于世,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5.B [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6.D[解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反映了对年青一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7.C [解析]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活动课程是典型的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
8.D[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认知事物,掌握规律,培养能力,是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
9.D[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相统一的过程。
10.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11.A[解析]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12.B[解析]瓦•根舍因使范例教学的主张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范例教学论认为,没有一个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可以穷尽整个精神世界,没有人能够毫无缺漏地掌握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因此更不必说能使一个学生去点滴不漏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了。传统的追求系统性的教学把系统性的认识同教学材料的系统性混淆起来了。
13.A[解析]学校工作在内容上,要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14.A[解析]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墙报、黑板报)、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5.B[解析]《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名词解释
1.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社会本位论:以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3.“分支型”学制:“双轨制”中的下部即初等和中等教育基础合一了,形成底部单轨、顶部双轨的学制类型。
4.调查法: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试题精选: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试题专题

在线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4套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