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孟子
C.旬子
D.洛克
4、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 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 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 ( )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A.和谐的校园环境
B.有效的教学方法
C.科学的课程资源
D.良好的师生关系
8、 德育过程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 )。
A.条件
B.途径
C.动力
D.内容
9、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10、 小学生容易把“i”写成“l”,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