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2、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 )的统一过程。
3、在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 )。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
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是( )。
8、德育评价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评价和对学生品德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这是德育评价的( )要求。
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 )”的领导方式。
10、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教育家提出了( )。
1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
12、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
13、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的教学原则。
14、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15、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