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课程及其内涵。
答: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内涵: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的课时分配、学年编制的学周的安排。
37、课程的类型。
答:(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四)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8、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
39、课程计划及构成要素。
答: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开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六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周学时安排。
40、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
答:(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41、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答:(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要求。(2)了解自已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已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自已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已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已的教学、教育工作。
42、课程标准: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41、课程标准包括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42、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答:(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严格执行课程标准(3)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已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4)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43、教材:是教师的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44、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答: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编辑推荐:把教师站点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