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心理学试题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3)

来源:233网校 2014年9月19日
三、简答题
1.怎样科学认识人的心理现象?
答:(1)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2)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4)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2.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用意志排除干扰。
③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④培养间接兴趣。
3.简述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答:(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在行动之前,人为了确定行动的目的,为了选择方法和步骤,通常要审时度势,分析现实的条件,回顾过去的经验,设想将来的结果,拟订种种方案。编制行动计划,这都要经过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思考才能实现。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还要深思熟虑。找出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它,战胜它。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人在进行各种认识活动时,特别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独立地探索问题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做出意志努力。因此,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坚定、毅力、恒心、自制等,会促进一个人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如盲从、独断、执拗等,则会阻碍—个认识能力的发展。
(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从另一方面说,意志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对工作和学习不利的情感冲动,这时,就需要通过意志努力。冷静地评价自己的情感,克服与理智相矛盾的情感,并自觉地加以控制。
4.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答:在日常生活中,“个性”是一个常用词。例如,人们常说“这个人很有个性”,指的是这个人与众不同;人们也说“要发展儿童的个性”,指的是使儿童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日常我们讲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5.如何解释儿童心理发展中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答:首先,让我们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特点来看。我们已知道,心理是脑的机能。而儿童的脑在结构和机能两个方面都在逐步地发展,而且人脑的发展严格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按照固有的程序和阶段逐步地成熟和完善。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形成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其次,人类的经验是逐步积累的,知识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儿童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这就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知识掌握上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能也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年龄特征也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不是指心理发展阶段的省略、逆转或任意捏造,而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速度可因社会、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四、论述题
如何调节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答:(1)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①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
在班级中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性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儿童交往能力的途径。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为小学儿童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场所。有利于儿童进行更广泛的有趣的交往。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既有利于班级的形成,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积极性、交往的独立性、对集体的责任感以及创造性。
(2)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在指导小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时,应首先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以诚相见、善于关心和体贴他人,这一点对于儿童尤为重要。儿童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即只按自己的意见、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变换认识的角度,加上目前我国社会中独生子女增加,他们在家庭中很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而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教育小学儿童尊重和关心他人,使他们逐步脱离认识上的自我中心。
其次,教师应教育小学儿童待人处事要热情诚恳、谦虚友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要讲究礼貌、学习礼节。小学儿童对待事物的情绪性较强烈,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时要全面了解,冷静分析,防止偏听偏信,贸然处理而加剧矛盾。教师要切忌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学生。
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班干部。既要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工作,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教,使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观点,处处起带头作用。如果教师放松对他们的教育,甚至有意识地培养“宠儿”,学生干部容易产生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的倾向。一旦这些小干部变得在教师面前表现驯服,而在同学面前盛气凌人,那么班级中的人际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要在班级中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好人好事表扬要恰当,对不良现象批评要得体,使全体同学感到班级中的表扬和批评都是诚恳的、善意的,这对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有时,教师在班级中表扬某一个学生,其结果并没有弘扬先进,反而引起人际冲突。就是因为教师在表扬某一个人时没有顾及到集体的反映,把表扬个别人当作批评多数人的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必须引以为鉴。班级中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丰富多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帮助。
(3)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教师在调整集体的人际关系时,工作的重点是处境不利的儿童。这些儿童在集体中不受欢迎,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不利因素造成的,如学习成绩差、行为举止不当、不善交际等。可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社交认识,纠正他们的自我评价,增进他们的社会交往兴趣,改善他们的社交技能。

历年真题: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国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