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答案要点】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活动外,还认真地聆听学生“教”的活动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引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六、教学设计题
17.【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一些应用;
3.德育目标:
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平方差公式,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王捷同学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王捷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计算出的结果相吻合。售货员很惊讶地说:“你好象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王捷同学说:“过奖了,我利用了在数学上刚学过的一个公式。”你知道王捷同学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
(二)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议一议]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
[做一做]计算:(1)(x+1)(x-1)= ;(2)(m+2)(m-2)= ;
(3)(2x+1)(2x-1)= 。
[议一议]它们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猜一猜](a+b)(a-b)= 。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a+6)(a-b)=a2-ab+ab+b2=a2-b2
[做一做]将a,b取一些具体的数值检验,看猜想是否成立。
[归纳]平方差公式:(a+b)(a-b)=a2-b2
用文字语言怎么表述?
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想一想]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什么?
[点拨]公式中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甚至更复杂的代数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3x+2)(3x-2)
分析:可以把3x看成a,把2看成b,即
真题推荐:2014上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233网校真题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