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4)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月7日
1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12、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3、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
D.德育规律

14、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5、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16、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制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8、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0、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  )。
A.身体、精神
B.道德、学识
C.德、智、体
D.知、情、意

同类试题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复习强化试题及答案

【6套】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深度押题试卷及答案

讲师辅导: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