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要点】
(1)这位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
(2)这位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热爱学生:第一。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第三,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公正无私,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3)教师法不但保证了教师的权利,还明确了教师的义务,就是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这位教师的行为与教师应履行的义务相抵触,是错误的。教师的这种行为将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影响学生的成长,是极其错误的。必须改正。
2.【答案要点】
(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学校对未成年的学生具有监护人的责
任,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案例中学生被杀,是典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学校负有一定的责任。
(2)学校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学校要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清查,尽量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出现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
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理解。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2.【答案要点】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包括有关问题解决的内容,并能及时地再现它们,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能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能恰当地唤起有关的原则并加以组合,极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言语的指导。正确的指导可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增强其动机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活动水平的高低和记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影响很大。
历年真题: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