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来源:233网校 2012年3月3日
三、简答题
1.态度的内涵: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1)态度是一种主体指向于客体的心理倾向;(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态度结构包含:(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4.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二者也有区别。表现在: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反映部分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并不全面;(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它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3)学校及学校教育;(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9.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1)说服;(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等。
10.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只宜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2)以情动人。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1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于成熟。
12.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判断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
13.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谈话原则。
(1)心理接触原则:是指谈话的内容要打动人心,指出其错误观点,促使其自我反省,从而激发他对自我的否定。
(2)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要适合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免产生逆反心理。
(3)心理反馈原则:是指在谈话时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输送愉悦的信息,激发隐藏在他心灵深处的积极的潜能,使其由不良品德向良好品德进行转化。
14.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为: (1)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特别推荐:

2012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各章节重点提示及章节习题(中小学通用)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试题专题

2012年考试大-教师资格站“考试应用”,免费体验中
在线模考
 模拟试题、章节习题、真题、预测试卷等各种试题免费做!
报考订阅
 第一时间了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考试报考.
我的课程
 随时随地学习,2012年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48小时免费试听.
你问我答
 对模考试题有疑问,或者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提问.
考试应用功能不断添加中……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