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2.B解析:课堂结构就是由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3.A解析:松散群体指的是成员间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4.B解析: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5.B解析: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这就是明显的存在问题,所以这种行为叫问题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AD解析:群体规范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和成文的正式规范。
2.ABD解析:人际排斥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 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3.ABD解析:C、E两项不属于结构创设。
三、填空题
1.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
2.参与式领导监督式领导
3.情境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5.凝聚力
四、名词解释
1.所谓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所谓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们的共同体。
五、简答题
1.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好坏。
(2)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
(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一般有四个:
(1)心理品质缺失。
(2)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善。
(3)对纪律要求的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动的信念。
(4)因成绩下降而诱发违纪行为。
六、论述题
1.在对待问题行为的问题上,除采用说服教育、行为训练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如下课堂管理技巧,解决短暂性的课堂纪律问题。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在不良行为一旦被发现时,教师可用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学生停止不良行为。
(2)邻近控制。教师可走近违反纪律的学生,试站在他身旁,试用轻拍其背、轻敲桌面等方式给予提醒。
(3)提高学习兴趣,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并及时给予鼓励。(4)使用幽默。使用幽默纠正不良行为,没有恶意,又不会让学生反感。
(5)安排余暇。对反应较快的学生要给他安排令他感兴趣的作业,不给他在课堂上因无事可干而产生违反纪律的机会。
(6)移除诱因。对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书籍、玩物等可暂时拿掉,以消除诱因。对上课时爱在一起聊天玩耍的同学,可调离座位;对注意力易分散的学生,可安排在与教师临近的位置,以便于控制。
(7)提出要求。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在必要时可公开提出要求来统一行动,但不要表现出训斥、谴责、讽刺及侮辱性的批评。
除以上所提的技巧外,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个别谈话或惩罚等方法。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教师对学生首先应予以尊重、爱护与关怀,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才能使学生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