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DE
【解析】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
2.B
【解析】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3.B
【解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4.E
【解析】形式阶段的儿童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并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5.C
【解析】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6.C
【解析】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7.ABCDE
【解析】建构主义受到杜威、奥苏贝尔、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重要人物的影响。.
8.B
【解析】具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9.A
【解析】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系统化在理解中的表现。
10.A
【解析】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l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1.C
【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12.ABC
【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以上选项都属于这个范畴,但是题干所述为基本要求,故选ABC。
13.ABE
【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
14.AB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5.B
【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16.ABCD
【解析】瓦拉斯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即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
17.ABCDE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A项没有明确的目的;BCE三项虽然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属于自动化操作,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D项是单一的认知活动,问题解决包含的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18.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掌握。
19.D
【解析】志向水平指学生自己设立的目标以及在学习活动之前对所欲达到的目标作出的估计。不同的学生其指向水平是不一样的,其学习的需要及表现也不一样。
20.A
【解析】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21.D
【解析】本题考查对复述策略中的多种感官参与的理解。
22.C
【解析】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23.A
【解析】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形式训练说。
24.A
【解析】本题考查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题干指的是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
25.B
【解析】题干所述是抑郁症的定义。
26.C
【解析】题干所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两个显著特点。
27.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它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和社会影响模式。
28.ABC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需要的特殊能力,它包括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15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9.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教师进行专门训练的程序。题目选项均为正确选项。
30.AB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阶段。
考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