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2014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十一

来源:233网校 2014年7月24日

第十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2、群体的特征:群体必须是一群人;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有一定的目标;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3、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4、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5、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群体。
6、大学生班集体具有以下特点:强制性;统一性;独立型;开放性
7、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体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致弱作用。
8、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
9、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理想色彩浓厚;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10、按交往对象的不同,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种: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11、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对象,同学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占主要地位。
12、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受如下因素影响:时空接近性;态度相似性;需要与性格的互补;个性品质;外表
13、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角色固着;自我认识

历年真题: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

试题推荐:2014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小幼)

免费模考:2014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模拟试卷(中小幼)

改革在即:2014教师资格VIP班,浓缩高频考点,带你短时秒杀考试!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