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盲目听信谣言,裸考也能过
第一次备考前,我在各大网站搜了关于教资面试的备考经验,其中很多道友都谈到:面试很简单,我没有学,裸考也过了。这些人就让我联想到,每逢考试问学霸们复习的怎么样,她的回答永远都是:还没看呢?然后自己也松懈下来,可是,最后人家得高分,自己却是在及格线徘徊。所以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被这种谣言耽误了学习,说不定人家是专业师范生,说不定人家有丰富的家教经验,说不定人家是故意传递出一种假象混淆视听。
到考前时,自己内心过意不去,就来了个临时抱佛脚,在各大网校搜集了好些面试真题和理论技巧,默默的祈求两个结构化和一篇试讲教案能被猜中。买彩票从未中过奖的我,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了。
2.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实战练习
第一次面试时,尽管背了一些理论知识,同时也天真地认为理论知识背熟了,上考场自然会答,殊不知面试考察其一是临场应变能力!这仅仅是我以为,一进考场,我突然就很紧张,试图深呼吸,有一点点缓解,但是等到考官念完结构化问题时,我突然脑子一片空白,平时背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组织,完全理不清思绪,不会答导致了我更紧张,紧张又会影响我的临场发挥,就这样“恶性循环”,最后我支支吾吾说了2分钟,草草地结束了结构化问答。由于前面表现太差,试讲时我底气明显不足,再加上平时缺乏实战练习,整个试讲下来,自己都觉得很尴尬乏味,有些地方还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时间控制得也不好,10分钟还没有把前面两个环节讲授完(导入—新课讲授),……哎,反正是漏洞百出。说实话,考官“判”我面试不合格,我能理解接受,毕竟表现得真的很差劲。
各位小伙伴们,光看不练假把戏,一定要实战练习!练习非常重要,甚至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多练,多练。多练,采取各种不同方式练都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与好友组团练,还可以报班老师指导练,这种方式是效率最高的,通过几率更有把握些,随自己选择,总之,一定要实战练习!
3. 试讲不注重细节,频频踩雷
第一次面试时,由于缺少实战练习,所以试讲中诸多细节出现致命错误,比如:
(1)缺乏自信,缩在黑板一角,不敢直视考官,所以整个试讲教师气场不足,且没有适当的走位;
(2)10分钟试讲没有规划,讲到哪算哪,导致导入花费太长时间,最后时间到了,新课讲授部分还没完成;
(3)全程没有互动,自己一个人在那干干巴地讲着,当时还看到有考官打了一个哈欠……;
(4)试讲中,发现自己有一个小地方讲错了,我立马中断教学,重新开始讲;
(5)板书写的时候感觉还好,但临走前看了一眼整体,呆住了,这不像是“鬼画符”吗?羞愧!
基于这些教训,我在第二次备考中还是花费了努力,纠正了备考错误,但还是不够,继续往下看!
4. 不熟悉教材,知识点讲错
第三次面试时,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备考前进行了充分的实战练习,可是这次又失策了(难过)。抽题时,我抽到了《扇形统计图》,这个知识点我略知一二,但是对它的意义理解并不透彻,导致板书的图形没有经过圆心,后来在答辩时,考官问我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答不完整,只能含糊其辞。而考官都是专家级别的人物,肯定糊弄不到的。
教材(报考学段与科目对应的教材)是很多小伙伴(包括我自己)面试备考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真不应该,如果你在试讲时,和我一样出现知识硬伤的话,答辩也错了,90%的可能性就是不合格。所以啊,考前一定要翻翻你所考学段的教材,掌握重要知识,以及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
5. 忽略了试题清单上的基本要求
第三次面试时,考试后递交试题清单和教案纸前,我瞅了一眼试题清单上的基本要求:(3)比较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异同点,当时我就呆住了,心想“完蛋了,这次又是炮灰,试讲中压根没有提高这个点”,结果正如我“所愿”。
因此,备课时,一定要看清楚基本要求,并把它穿插在你的试讲过程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点,其中一个要求没有体现,你的分数就会大打折扣。
我的“血泪教训”给大家分享完了,希望你们有所收获,觉得有价值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哦!
(此经验来源于笔者身边好友的分享)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xx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