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次考试真题来源于考生分享,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题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5)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探究的?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家里新买了一个冰箱。提出问题:冰箱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几何图形?如何知道它的体积?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我们该如何研究它的大小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想到长方形是用一个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提出问题:类比长方形测量面积的方式,如何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1:可以将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2:之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直接测量长和宽,那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先测量再计算出体积呢?
教师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体积为的小长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在交流中思考:如何摆放?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家里新买了一个冰箱。提出问题:冰箱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几何图形?如何知道它的体积?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我们该如何研究它的大小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想到长方形是用一个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提出问题:类比长方形测量面积的方式,如何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1:可以将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2:之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直接测量长和宽,那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先测量再计算出体积呢?
教师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体积为的小长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在交流中思考:如何摆放?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提问: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根据数据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和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岀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
V=abh
提问: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
预设: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棱长都相等。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a.a,并强调,a.a.a可以写作a3,一般写成:v=a3。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上例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回家在爸妈的帮助下动手量一量,计算一下家里的冰箱,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
【答辩题目解析】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探究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是如何求得长方形的面积的,类比长方形用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长方体就可以用小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观察其中包含几个小正方体。接下来组织探究活动,学生根据手中拿到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观察研究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计算,还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长×宽×高。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得到正方体体积公式。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探究过程。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
1、题目:分数除法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理解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分数除法运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说一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2、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小结作业
1.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分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运算,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运算,认识了倒数,为本节课的的学习打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了整数、分数四则运算方法,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分数除法的相关问题。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之后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等内容打下基础。
2.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除法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迅速的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除法算理的探究过程,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经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
1、题目:人数图形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5)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6)使字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7)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8)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9)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认识图形都认识了什么图形,怎么认识的?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活动:说一说,你生活和学习中都用什么物品?
学生纷纷列举,如:足球、文具盒、水杯、墨水盒、可乐瓶等。教师ppt展示部分物品。
提问:你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图形吗?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出示PPT展示物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借助教具和自己身边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互相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对PPT物品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预设1: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的形状都一样。
预设2:文具盒、肥皂盒、纸抽形状一样;墨水盒、骰子、魔方的形状一样。
预设3:水杯、可乐瓶、笔筒形状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各类的特点。
教师明确几何图形: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ppt展示相应的示意图,并带领学生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和刚刚分类的物品,加深印象。
学生动手画一画,这些几何图形的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描述特征。
(三)课堂练习
1.同桌两个人互相考一考对方,自己说一个物品,看看同桌能不能说出是什么几何图形。
2.老师说一个物品,大家抢答,看谁先答出来是什么几何图形。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认识图形都认识了什么图形,怎么认识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先带领学生列举出生活遇到的物品,并展示出来。带领学生将这些物品根据形状进行分类。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几何图形,教师讲解这些几何图形叫什么,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实际的物品都是什么几何图形,深化理解。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抽象成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按形状分类。
下载233网校APP,可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小编推荐: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流程 面试考生须知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通关秘籍: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讲师将面试情景还原,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