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浙江省义乌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神经系统的组成
2.内容:
上述资料介绍的病例,分别涉及脑(brain)、脊髓(spinal cord)、或神经(nerve)的损伤,说明感觉、肢体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图4-53)。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有适当板书;
(3)创设情境,有提问环节。
答辩题目
1.谈谈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说说你用“点球大战”作为导入的意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把精彩的足球“点球大战”片段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提出问题:守门员应具备什么样条件才能准确扑到足球?需要身体的哪些器官相互配合?(守门员要反应的足够快,并且还要大脑、眼睛、手等的配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展示神经系统的模型,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总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教师请学生以生物兴趣小组对照课本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描述脑三部分结构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
(大脑与感觉、运动、语言有关;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可以调节人体的基本活动,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教师补充: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如果小脑受损人的各种肌肉协调活动,如跳舞、体操、打篮球都不能进行,身体也将会失去平衡。脑干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的部分。
3.请学生结合课本中资料分析运动员腰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的案例,分析脊髓的功能。(脊髓是连接脑与躯干、内脏的通路。)
4.请学生结合课本中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图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神经的组成和功能:由脊髓发出的神经是脊神经,脑发出的神经是脑神经,脊神经和脑神经都能够传导神经冲动。
总结概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我们称为周围神经系统。
接着,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出来。
(三)巩固新知
思考: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和脑的哪个部分的功能有关。(与小脑有关。)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自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人们常认为小孩跌跤向前倒并不可怕,怕的是向后倒,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试着分析其中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略
初中生物《安全输血》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资料片:17世纪时,医生为了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的血管,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有的病人输血后出现了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建立血型与安全输血的联系
(1)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血型的种类,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及时评价。
(2)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正确安全输血,并对学生回答做出过程性评价。
(3)学生观察实验视频。
2.探究安全输血的原则
(1)学生分组观看视频并完成输血关系表,教师提示学生体外两种血液相混后不发生凝集,才能进行输血。
(2)学生分小组回答,教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A、B、AB、O型血可接受的血型。
(3)学生补充概括四种血型分别可以输给哪些血型,教师及时评价。
(4)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对比输血关系表有哪些发现?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没有同型血或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A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O型、A型、B型血。
(5)学生思考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是否有道理,教师评价。
(6)教师讲解成分输血。
(三)巩固提高
学生回答导入时的问题,教师评价反馈。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
作业:请学生课后将安全输血的常识告诉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你设计该导入的意图。
【参考答案】
导入不仅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联,也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安全输血”,与生活实例比较贴切,因此我采用生活实例导入,结合相关联的生物科学史,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急救输血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课堂氛围。
2.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你认为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为什么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参考答案】
无偿献血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医院血库的供血量,以便及时救治更多的伤病患者。无偿献血制度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适量献血(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初中生物《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江苏省徐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内容: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通过本节“想一想,议一议”活动,你已经了解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图4-30)。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3.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
(2)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联系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
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
2.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提问:简述呼吸运动的过程。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
提问:进入肺内的气体在肺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呢?
(二)新课展开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问: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但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而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肺内的气体与人体组织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
2.出示肺泡的结构示意图,提问:观察图片,描述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观看、思考:肺泡与血液之间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当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都像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提问:结合刚才动画,及日常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气体这样扩散的原理是什么?
(厨房炒菜,客厅能闻到香味,气体分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这样,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查阅相关资料,测量自己肺活量。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老师引导、提问,学生回顾本节主要知识。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老师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避免了传统的教授方式,更符合现代教学模式。
2.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参考答案】
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
声明:本文真题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渠道搜集,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233网校APP,可下载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免费注册233网校会员,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包!点击注册>> |
小编推荐: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流程 面试考生须知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通关秘籍: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讲师将面试情景还原,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