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三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结晶》
3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的操作。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注:图片节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1页
二、考题解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水晒盐场。
【提出问题】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在晒盐的过程中,水分蒸发但是氯化钠不会蒸发,最后水分蒸发完了之后就会得到氯化钠,实现海水晒盐的目的。
【提出问题】从水溶液中获取固体的方式还有哪些?如何在实验室中实现蒸发溶剂得到固体的目的?
一起学习“蒸发与结晶”。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结晶的方式
【提出问题】进行以下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说明从溶液中获取溶质的晶体有哪些方式?
【教师实验】
实验1:取10 mL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
实验2:在一个盛有30 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实验1:有较多的晶体析出,说明通过加热蒸发溶剂的方式可以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实验2:放入水中降温的烧杯中有晶体析出,说明通过给饱和溶液降温也可以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教师总结】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可以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人们通常把从洛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提出问题】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结晶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蒸发溶剂结晶,降温结晶。
【教师总结】将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掉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比如氯化钠的水溶液。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比如硝酸钾等,还可以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也就是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两种方式:蒸发结晶与冷却结晶。
2.蒸发结晶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要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正确的操作是怎样的?结合刚才教师的操作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②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③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④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小心地放在石棉网上。
【教师引导】参照实验操作要领完成食盐水的蒸发结晶操作。
(学生实验,教师引导。)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说明其中所蕴含的分别是通过何种方式结晶?
【解析】“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因此“夏天晒盐”蕴含的是蒸发结晶,“冬天捞碱”蕴含的是降温结晶。
根据溶解度受影响的大小,选择结晶的操作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时一般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结晶时一般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课下思考——混有少量氯化钠晶体的硝酸钾,如何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提纯硝酸钾?
……………………………………………………………………
一、考题回顾
题目:《铁的冶炼》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试讲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6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媒体播放】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属单质:金、银。
【教师总结】根据之前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银这些金属都不活泼,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单质形式存在。那么对于钠、镁、铁、铜这些相对来说活泼一些的金属呢,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它们的单质。
【学生回答】不存在。因为:①化学性质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②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金属矿石中。
【媒体播放】一些铁矿石、铜矿石的图片。
【提出问题】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靠前位置的金属性质活泼,经地壳变化不可能存在单质,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如何获取日常需要的金属单质?
【学生回答】冶炼金属。
【提出问题】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冶炼金属,其中冶炼量最大的金属是哪一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铁!
【教师引导】那龚晔当中是如何大量的冶炼金属铁的,这节课共同来学习。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如何把铁单质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呢?
1.铁的冶炼
【视频播放】我国冶炼铁的历史。
【提出问题】古人采用生熟炼铁炉来冶炼铁,那么当代冶炼铁的原理是什么呢?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
一、考题回顾
题目:《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导入
【教师展示】教师课堂上展示三杯颜色深浅不一的红糖水。
【教师提问】猜想三杯红糖水的甜度大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并请学生上台品尝验证。
【学生回答】根据红糖水的颜色判断,颜色深的甜度大,颜色浅的甜度低。
【教师提问】为什么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
【学生回答】颜色越深,说明溶解的红糖越多,所以红糖水越甜。
【教师提问】根据溶液深浅可以粗略判断溶液的稀浓,实际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准确知道一个溶液里溶质的含量。比如,施用农药时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药液过稀,则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教师引导】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稀浓?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演示】在室温下,对三个小烧杯进行编号,各加入20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g、0.5g、2g无水硫酸铜,振荡,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填入表格中。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判断三种硫酸铜溶液的稀浓,并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1号烧杯溶解的硫酸铜最少,颜色最浅,溶液最稀;3号烧杯溶解的硫酸铜最多,颜色最深,溶液最浓。
【教师提问】在本实验中,溶质、溶剂和溶液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将表格相应部分补充完整。
【学生回答】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硫酸铜溶质分散到溶剂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硫酸铜溶液。
【教师提问】三种硫酸铜溶液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由实验可以看出,三种硫酸铜溶液含有不同质量的硫酸铜,所形成的溶液颜色也不同。可以得出,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溶质质量不同,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教师引导】利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可以准确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组成,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编微信个人号【ks233wx3】,或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众号“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关注即可一对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