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三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土拨鼠》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过程中需要互动和评价过程;
(3)试讲时需要有弹唱示范环节;
(4)试讲时需要介绍贝多芬。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顺势导入本节新课贝多芬作品《土拨鼠》。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完整播放音乐,并提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通过聆听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给我们一种优美抒情的感觉。
2.再次播放音乐并提问:歌曲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地,情绪是优美的。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用“la”哼唱音阶,并提示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要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歌唱,注意保护嗓子。
2.教师带领学生视唱旋律,并发现弱起小节,在演唱弱起时要把握好第一拍弱起要弱唱。并提问:音乐中加入弱起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旋律中加入弱起可以加强音乐的倾诉感,带有诉说的感觉。
3.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歌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强调曾经土拨鼠陪伴着作者,对于土拨鼠的怀念和思念,感受作者对土拨鼠的喜爱之情。
4.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充分体会歌词内涵。
5.教师请学生根据搜集资料,介绍作者贝多芬。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代表作品有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新约全书”。交响曲代表作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
6.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另一首作品《欢乐颂》,感受《欢乐颂》的音乐情绪。
7.再次完整演唱《土拨鼠》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十分钟的时间。
模仿和学习多媒体上出示的手语动作,加入到歌曲当中。
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告诫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珍惜陪伴我们的每一个人或小动物并热爱家乡的情感。
请同学们课后书写一篇自己心中的陪伴者,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
一、考题回顾
题目:《在幼发拉底河岸》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音乐与歌唱》第65页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对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3)试讲过程中需要有指挥演唱环节。
(4)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流行歌曲《带你去旅行》,引导学生聆听,并提问:在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地方?
学生仔细聆听后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土耳其、东京、巴黎、迈阿密、洛杉矶、上海、北京、大理等。在这首歌里提到的这么多地名中,有一个地名和咱们今天学习的作品有关,那就是土耳其。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的是一条发源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河流——幼发拉底河,一起来看看在幼发拉底河岸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以此导入新课——《在幼发拉底河岸》。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稍慢,广板。
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3.再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这首歌曲共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在幼发拉底河岸》选自歌剧《纳布科》第三幕第二场,是一首希伯来奴隶合唱,它是欧洲歌剧中最有名的合唱之一。这首歌曲共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为男女声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
(三)探究学习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示学生气息的运用以及嗓音的保护。
2.教师钢琴范唱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跟琴轻声哼唱,学唱歌曲的旋律部分,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哼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乐段是男女声齐唱的演唱形式,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歌曲的节奏非常的坚定有力,表达了奴隶们回到家乡的渴望。
3.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琴学唱曲谱。并引导学生多次练习歌曲中八度跳进及减三和弦织体(7-2-4)的演唱,纠正学生音准。
4.教师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歌剧《纳布科》。
学生自由进行。
教师总结:《纳布科》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四幕歌剧,歌剧改编自圣经故事。歌剧描述了纳布科即内比尤查德内扎,巴比伦国王,是一个残暴的侵略者,率领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并驱赶了那里的犹太人。
5.教师指挥,引导学生跟拍演唱歌曲。
6.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习指挥4/4拍。
练习完毕,教师请学生自由上台指挥,其他同学跟指挥演唱,并进行评价。
7.教师请学生联系歌词总结这首歌曲描绘的场景,并谈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犹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乡、怀恋祖国的真挚感情。
8.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莫扎特的二部合唱《哈利路亚》,并请学生同桌间交流讨论:合唱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合唱属于声乐艺术范畴,是多声部音乐的一个品种,以群体歌唱为本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所以在合唱时,要追求的谐和、均衡、立体化的和声美,注重协调一致、富有变化的音色美。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歌曲《在幼发拉底河岸》,感受犹太民族不甘奴役,思念家乡,怀恋祖国的真挚情感。
并请同学们在课后观看歌剧《纳布科》,下节课课前,与同学们交流观后感。
…………………………………………………………………………
一、考题回顾
题目:《卡门》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音乐《艺术鉴赏》第三单元第61、62、65、66页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弹唱示范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指挥环节;
(4)试讲过程中要有适当的作品介绍。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斗牛场面的图片,学生观看并联想。
教师提问:请以开火车接龙的方式用词语描述你看见的场面氛围?
学生依次发言。
教师引导渲染:斗牛单单在图片中就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氛围感受,给了我们这么多想象的空间,那么在音乐中又会给我们怎样不同的惊喜呢?让我走进今天的音乐作品,歌剧《卡门》序曲。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播放音频《卡门》序曲。
并提出问题:欣赏完卡门序曲给了你怎样的情绪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热烈欢快的。
2.教师播放歌剧《卡门》的剧照及片段,提问:有没有人了解这部歌剧?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3.多媒体播放歌剧《卡门》序曲。
教师提问:卡门序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你听到了几个重要主题?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管弦乐,其中重要的主题有四个,它概括了全剧的基本内容,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分主题播放《卡门》序曲。
提问:每个主题都在讲着不同的故事发展概要,他们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和画面?
学生仔细聆听后,探究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卡门》序曲有四个重要的音乐主题,第一、二主题取自歌剧最后一幕斗牛场外的群众场面,喧闹、欢腾。第三主题为《斗牛士之歌》的主旋律,在威武、雄壮的基调中,作曲家赋予它抒情的成分。第四主题由低音乐器奏出,是卡门的“命运”动机,也是卡门爱情悲剧结局的预示。
2.教师再次播放《卡门》序曲。
提问:每一段旋律,在哪些方式上刻画了这样的故事画面,表现了这样的情绪?
学生组内讨论,自由回答。
老师讲解每一部分采用的不同主奏乐器,及利用节奏呈现的画面氛围,如紧凑的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这种热烈欢快的场面。
3.教师播放《卡门》序曲,学生完整聆听。
4.教师播放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并提问学生:歌曲怎样表现斗牛士的英勇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斗牛士之歌》出现在第二幕第二场,是埃斯卡米洛(男中音)向欢呼的群众致意时演唱的,雄壮的音调和进行曲的节奏,将斗牛勇十威猛豪迈的气概表现了出来。
5.教师采用指挥手势,带领学生随着音频进行哼唱旋律。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请学生以音乐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剧。
2.表演展示,教师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外国文化,对于歌剧作品产生兴趣。
2.课后完整观看歌剧《卡门》。
下载233网校APP,可方便及时获取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编微信个人号【ks233wx3】,或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众号“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关注即可一对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