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朗读第二段,体会人物情感;范进中举疯了之后说了一句话:“噫!好了!我中了!”有学生说“好”字更重要,有学生说“中”字更重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33网校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同时分析范进中举后的喜极而疯的人物形象,体会范进中举后的心情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提升课文阅读能力,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提高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人生百态,感受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荼毒。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第二段,分析人物对话,体会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学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了解封建社会的人生百态,感受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茶毒。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教师发言:《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 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那个时代的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严监生等。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范进的故事,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事?
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段,整体感知
1.识读第二段生字词
读准字音,体会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文下注释中的一些旧小说中的词语的解释。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注意表现出人物性格。
三、研读文段,深入分析
1.提问:文段中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经济状况?
要求: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这十几年, 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这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
2.提问:在这种情况下,范进的社会地位如何?
要求:教师邀请同学回答问题。
明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 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自己”,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
3.提问:那么,面对这样的侮辱,范进又是什么表现呢?
要求:同桌交流,举手回答。
明确: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
4.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偷偷赴试,这说明了什么?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PPT展示范进中举后发疯的画面)
5.提问:说说范进发疯的过程分为哪四个层次?
要求:学生朗读第五段,举手回答。
明确:时间线:昏厥——疯跑——跌倒——发疯。
6.提问:文段中反复出现的场景是什么?
要求:点名回答。
明确:拍手、大笑、“我中了” 这句话。
7.提问,这一情节的设置,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8.提问:“噫!好了!我中了!”和“噫!好!我中了!”,哪种表述比较好?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两个句子在文段中的位置不同,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反映了范进的情绪变化。 “噫!好了!我中了!”要读出平常说话的语调,略带高兴。“噫!好!我中了!”要读出伤感、悲叹的语调。
9.提问:“噫!好了!我中了!”,这句话中,“好” 字重要,还是“中”字重要?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都不可缺少,“好”是“中”的结果,“中”是“好”的原因。
10.提问:范进已经看见及第的报贴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明确:想到了岳父对他的辱骂,想到了他已经饿得两眼昏花的母亲。
11.提问:你认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令人心酸、精神麻木、十分可怜、性格扭曲的人。
四、巩固小结,思想提升
提问:学习本课,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要求: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得精彩,我们学习课文就是一个由未知到已知,以点窥豹的过程。本文作者给范进取名也费了些考量。
看大屏幕:“范”一词在古代是“模子”的意思,“进” 则通进士。此时此刻,我们又由一个范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像范进一样被侮辱、被扭曲、自私而又令人心酸的读书人们。科举制度虽然有其不好的一面,但我们没有理由嘲笑它;因为它也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一大坐标。
五、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1.仿照本节课所学的分析范进人物形象的方法,自己分析课文中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物形象。
2:课外继续阅读《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略
任性刷题:【教资题库免费在线刷题】【答题闯关赢奖品】
教资报考门槛将提升,珍惜报考机会,抓住新法改革前报考机会拿下证书。课程试听>>
进入教资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