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七年级上册《咏雪》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复述故事;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3.通过对古代诗礼替缨之家和谐融洽、书香味浓郁的家庭氛围的感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雅趣,学习古人智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重点: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窗外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有什么想法和冲动?引导同学说出:打雪仗、堆雪人等。同学们玩儿的兴致很高呀!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寒风凛冽固然让人心存畏惧,可严冬也有令我们期待和憧憬的地方,雪花这个飞舞的精灵给冬天增加了多少意趣和浪漫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诗礼书香之家,看看他们在下雪天会进行
哪些有趣的活动。(板书课题:咏雪)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勾画有疑难的字音,结合课下注释认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诵读(读音和句读);
3.学生自由朗读,力争流畅;
4.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示范朗读。并根据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复述故事。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要求:学生边读边写出词语。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
2.提问:想一想,议一议: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待?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要求: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3.提问: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要求:学生朗读句子,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生动、传神。柳絮与雪花都是很轻盈的,形状又相似,柳絮因风而起,让人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且以“柳絮”为喻,新颖别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因为柳絮飘飞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冰天雪地之中,让人感到融融春意,与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以“梨花”比喻“雪花”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优美的意境,激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而“撒盐空中”只有形似,缺少意蕴,更无法激起读者的想象力。把盐撒到空中干什么呢?有什么用呢?别说人们去玩赏了,恐怕只会避之而不及吧。
4.教师补充:谢道韫因此获得了“咏絮之才”的雅称,后世又用“咏絮才”作为才女的别称。
5.提问: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而对于侄子、侄女的回答,谢太傅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耐人寻味。不答是雅量,不评是慈爱。一笑是儒雅,一笑是暗许。既暗许了谢道韫的才气,又保全了侄子胡儿的自尊,可见古人的智慧。
6.归纳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提问: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表现《世说新语》语言特点:简洁隽永,也就是用十分简洁的语言传达出非常丰富的意味的句子。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句子。
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将论文义”;寥寥数语,道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个与谢道韫有关的典故:林下风致。板书“林下风致”并讲述小故事。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提问:从中可以看出对谁的评价更高?
要求:学生自由表述。
明确:顾家妇不过是闺阁中秀出者,而王夫人即谢道韫虽巾帼,却有名士之风,有一种飘逸出尘的气质。“林下风致”是指魏晋时期士人们所崇尚的超尘脱俗、恬淡潇洒的’人格美。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了《咏雪》一文,我们除了欣赏赞叹谢家“儿女”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外,文中透露的生活雅趣和文化传承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在生活中培养一些雅情雅趣!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文章。
2.描摹事物练习:请你任选一样事物进行描写和比喻。
板书设计:略
任性刷题:【教资题库免费在线刷题】【答题闯关赢奖品】
教资报考门槛将提升,珍惜报考机会,抓住新法改革前报考机会拿下证书。课程试听>>
进入教资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