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小学历年真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真题

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14年9月24日

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2.D【解析】投射效应:认为他人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刻板效应: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而笼统的看法。
3.A【解析】诊断性评价在教学前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而总结性评价在教学后实施。
4.C【解析】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才是好的教育。
5.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6.A【解析】抽筋即肌肉痉挛。缓解小腿抽筋,需要伸直抽筋的腿,改卧为坐。
7.D【解析】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2)前运算阶段(2—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能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8.C【解析】课外活动类型中的科技活动是指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9.B【解析】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10.C【解析】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11.C【解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
12.A【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的方法。
13.A【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14.A【解析】凯兴斯泰纳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主张,他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基本适应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劳动力的要求。
15.D【解析】孔子主张的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习一行,教学内容为文、行、忠、信。
16.D【解析】略。
17.C【解析】分组教学制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指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组。
18.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形成与否的关键。
19.A【解析】《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20.A【解析】经济、政治和文化与教育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