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 的阶段性。在此阶段切记“一刀切”。所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启示我们,在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因此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杜威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他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教育主要是为儿童而不是为教师。题目中的话出自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因此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的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主任学生的质量
D对班级学生了解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这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答案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强调的是学校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选A。
5.小学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功能,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答案选C
6.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7.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大声呼救
B.让学生就地打滚
C.跑开取水
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衣服着火时,应在地上来回滚动,利用身体隔绝空气,覆盖火焰,窒息灭火。但在地上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火不容易压灭,因此,答案选B。
8.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
A.2遍
B.4遍
C.6遍
D.8遍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刚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会逐渐下降。因此选A.
9.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头脑风暴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极好方式。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心思想的思维。题中老师的做法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 此选D.
1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
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越好。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学习效果会下降。研究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 高而上升。因此选B.
11.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事,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象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所学内容对后来所学信息的干扰。题中小学生先学习了汉语拼音“t”,影响了他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因此选A.
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普雷马克原则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 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题中做法符合此原理,故选D.
13.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一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精深的专业知识又称“本体性知识”,英语学科属于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因此选C
14.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 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题目中教师让学生就该做哪种类型的人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因此选B
1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强调了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
A.导向功能
B.发展功能
C.反馈功能
D.管理功能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这是由评价标准的方向性决定的。因为在教育评价中,对任何被评对象所作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他们的努力指定方向。因此选A.
1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 程结构的()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调整课时比例,使不同课程之间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因此选A
17.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演耳背的奶奶,把“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纠正并解释。
A.自然式
B.归纳式
C.游戏式
D.悬念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调整课时比例,使不同课程之间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因此选A
18.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因此,答案选A
19.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么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手段的种类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三种,题干中的视频属于模像直观,因此选C
20.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
A.学科课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因此选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你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参考答案】7-12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 :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2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参考答案】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的、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 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23.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一般而言,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3)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为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 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读。”“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我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 写好的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 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和做道具.......其间还给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问题:(1)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其实(10分)
(2)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0分)
【参考答案】
(1)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班级管理满足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材料中的教师 通过标牌课本剧的形式来促成班会的良好效果,这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肯定。在小雯同学有不同意见时, 教师并没有加以斥责,而是私下谈话,了解缘由,并肯定了小雯的想法,将编排课本剧的权利大胆交给学生,这样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自 我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了良好效果。
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采取有效地班级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 的发展。
(2)班主任应该将学生视作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意味着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 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要注重到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 标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措施。
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 应该用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是要注重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意味着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 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25.吴老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道开放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 (10人以上)每人6元。问题是:怎样买合算?很快,很多同学该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一共需要花费280元。小宇提出了另一种方案:“ 把老师学生凑成10人的组,剩下的同学按照5元的票,一共花费275元,比280元少了5块钱。”吴老师笑着点点头,其他同学听了若有所思 ,有的似茅塞顿开。小思却说:“不就少了5块钱嘛!”他满不在乎地说:“老师,都出去玩了,谁还在乎这5块钱啊?”其他同学也附和 到:“就是,5块钱算什么!”
问题:(1)如果你是吴老师,如何应对这一状况?(10分)
(2)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思想。(10分)
【参考答案】(1)如果我是吴老师,我会这样来处理问题。
首先,表扬踊跃发言的同学。对于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予以肯定,教师及时的强化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在之后的教学中更加主动资源的学习。
其次,发挥教育机智,将“五块钱是否重要?”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的意识。在该过程中,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节约的美德。
(2)贯彻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做到教学的科学性,即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其次,教师要结合 教学内容的忒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小题,26,27,任选一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4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