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说课指导>中学教师说课

《工之侨献琴》教案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8日
教学设想
1.把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体会本文简洁的语言特点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本文中
“而字的用法作为教学难点。
2.采用“阅读——讨论——拓展”式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取
一、阅读课文。
1.阅读。(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迅速弄懂课文大意。)
2.检查阅读情况。(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斫弦篆古窽期年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或用法。
a弦而鼓之()b自以对天下之美也C·献之太常”“
回.’
d.使国工视之()e·还之F期年出之G贵人过而见之
h.易之以百金()l·希世这珍血

(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__,字_____(时期)青田人。
二、讨论问题。
1.本文共3个自然段,每一段写的是什么?
理解:第一段,写工之桥第一次献琴,琴更好,却遭到贬抑。第二段:写工之桥第
二次献琴,琴经过伪装并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第三段:写工之桥的慨叹,
说明献琴之事反映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
2.这个故事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理解: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
世上很多人缺乏见识,不着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理解:本文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例如写琴的音质优美,仅用“金声而五应”
五字,既概括又形象;写国王和乐宫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
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话一概不提。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
①折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工应。
②巨而理请上,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③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理解,第一句中前两个而表顺承,可译成然后,就便等,第三个而表示
并列,可译为“和”、“与”、“并且”等。第②句子中的“而”连接状语和调语,可译为“着”
“地”等。第③句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可不泽。
三、拓展迁移。(用幻灯片展示,或印发材料。)
下面一则寓言也是选自《诚意伯文集》,读后回答问题。
蜀贸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
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践贵,唯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唯
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余而大富。
其兼取者趋稍缓,再期亦富。其令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日:“今之为上者亦若是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①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②其门之眼月一易()
③再期亦富()④肆日中如宵()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板书设计:
工之侨献琴
AIJ基
工之》
献琴
一(第1段):工之侨第一次献琴
二(第2段):工之侨第二次献琴
三(第3段):工之侨的慨叹
不能只重虚名
应看重真才实学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