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说课指导>中学教师说课

历史教案: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26日
[学习目标]

1.能够再认再现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
2.通过对秦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分析和概括,宏观上把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认识秦汉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通过对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复习,认识这一制度的时代性、民族性及其巨大的历史作用和残酷性,据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正确认识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4.通过对秦汉民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5.通过对秦汉时期文化繁荣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认识一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是这一阶段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必然反映。

[阶段特征]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有:
1.政治上:国家实现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2.经济上:封建经济得以发展。
3.民族关系上: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第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各民族联系得到加强,匈奴、越族和西域各族等少数民族为祖国的历史,特别是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伟大贡献。
4.对外关系上:是我国外交的开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东汉时,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的最早的直接友好往来。
5.文化上:秦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重点难点]

1.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因此秦具备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2.国家制度和地方制度演变

从国家制度来看,秦始皇吸取周灭亡的经验教训,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从而建立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统治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组成中央政府,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官。到汉代,统治者虽然继续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开始有意削弱相权,加强皇帝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汉武帝时还实行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虽然级别不同,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再就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从地方制度来看,秦吸收周亡的教训,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年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郡县制,到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


3.统治政策的演变

秦主要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强调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镇压,实行暴政。西汉初年,刘邦则推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文武兼用,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社会经济。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在尊儒的同时,汉武帝还崇尚法
制,尊儒尚法成为他进行统治的指导思想。

4.如何评价长城

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在一定时期里长城对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
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以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掠夺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晶、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

 

5.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困七天才得解围,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
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随着匈奴族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争的失败,特别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部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呼韩邪单于提出和亲,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和平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前105年开始,汉先后以宗室女细君、解忧嫁与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

 

6.关于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认识
一是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是把先进的汉文化远播中国周边的各少数民族,使各民族加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三是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四是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五是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王送礼汉桓帝,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开始。


7.秦汉时期的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特点
这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强大,民族交往常以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设立机构进行管辖为形式。一方面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转入边疆地区,带动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文化进步。同时,中原也吸收了当地许多有益的东西,丰富了汉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民族间的战争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种特殊方式,战争过程中,双方人***互流动,客观上造成了接触和交流。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
(1)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秦派兵征越族,设三郡,迁人口,铁器技术传人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汉族与越族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各族的联系;(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这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


8.关于秦汉文化的总体认识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中外交往。这一切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上承战国的“百家争鸣”,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的遗风,使文学、艺术、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汉赋和乐府诗的出现,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汉武帝设立太学推动了官办教育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展现了秦汉时期的风姿。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革新技术的需要,自然科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数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张仲景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五禽戏”流传至今。总之,秦汉时期的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灿烂的奇葩。


9.如何全面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替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他附会(春秋)中记载的自然灾害和异常天象,说这些便是上天对君主的政事有所不满而显示的警告。君主仍不改悔,上天就会进一步降下灾祸使他亡国丧命。这表明上天对君主非常慈爱,愿意帮助君主制止祸乱,只要不是坏到极点,上天都希望加以扶持保全。所以,君主应该强制自己奉行天意,着重德治教化,辅以法治刑杀,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朝廷百官以至万民。这种论调既是公开宣扬君权神授,用天命来为皇帝大唱赞歌,也有借助神权规劝君主改正的意义。显然,这是一种充满迷信色彩的唯心主义说教。但在当时对于树立皇权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警示君主约束自己,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概念阐释]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产生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演变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跨,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积极作用:(1)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独立。
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不利影响:(1)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2)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8.丝绸之路
古代东西方之间有一条重要商道,即“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中国古代穿越新疆地区通往南亚、西亚乃至里海、地中海沿岸的商路。自张骞通西域后至15世纪,1000多年中,大量的中国货物通过这条商路运往西域,一直到达欧洲。由于当时中国的丝织品享有国际盛誉,而经此路运输的商品又主要是丝织
品,因而称为“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东起长安,向西过河西走廊到敦煌,随后,商路分为南北两路。北路出玉门关,途经龟兹,在疏勒以西越葱岭,穿过大宛、康居、奄蔡,南抵安息,再向西到大秦(古罗马)。南路取道鄯善、于阗、莎车,过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南北两路在途中彼此沟通,形成许多支道。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铜镜等,以及养蚕、织丝技艺、火药、造纸、印刷术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瓜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人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汉武帝之后,开辟了一条与北方丝绸之路平行的南方航路,原因是:陆路通道,经过沙漠、险山,气候干燥炎热,加上因战乱、盗寇、瘟疫等影响,交通经常阻塞,甚至完全中断。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丝绸之路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远远超过了其本意,成为东西方文明互相交往的同义语。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