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线索。
2.能够再认再现:《四月提纲》、苏维埃政权、《布列斯特和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色佛尔条约》、《洛桑和约》、“华夫脱运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大清洗运动等基本概念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正确认识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4.掌握十月革命胜利的进程和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5.掌握共产国际成立的条件,正确认识共产国际的性质以及推动东西方革命力量联合的桥梁作用。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其负面影响,全面评价斯大林的历史活动。
[阶段特征]
本单元的断限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总体上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方世界的概况。
1917年-20世纪20年代世界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十月革命引起了深刻的震撼,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一起融汇成一股新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深刻地震撼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1.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接着又取得了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胜利,并不断探索经济建设,先后实行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2)在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下,德国、匈牙利先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形成了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高潮。德国十一月革命由北向南推进,基尔港水兵起义揭开序幕,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把革命推向高潮。柏林工人起义和巴伐利亚共和国建立是德国共产党力图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努力。由于德国共产党不成熟等原因,十一月革命最终失败了。匈牙利革命最大的特点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教训,由于
社会民主党叛变和协约国武装干涉而失败。
(3)在十月革命和战后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共产国际应运而生。共产国际在组建革命政党,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代
(1)由于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时代,由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发展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冲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心,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后方。共产国际在东、西方反帝斗争中起了桥梁作用,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东方民族解放运动配合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为反帝斗争的同盟军,打击了资本主义体系与殖民体系。
(2)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十月革命又为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的新局面,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的新特点。
[重点难点]
1、俄国的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2、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原因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进行自卫战争,这是决定苏俄必须签订割地赔款和约的最主要的原因。
(2)经过三年多大战的破坏,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俄的武器、粮食等战略物质极端缺乏。
(3)苏维埃政权正在建立之中,国内反革命破坏活动十分猖獗,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的时机,以便巩固政权,壮大红军,恢复经济,聚集力量,做好反侵略准备。
(4)广大人民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争,要求和平。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和物质极端缺乏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采取非常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该政策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该政策主张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它并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本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社会主
义的经济实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对比印度、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
(2)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3)在斗争中,人民群众都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不同点:
(1)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
(2)反对的对象和任务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它进行的是反帝斗争,土耳其是半殖民地,在反帝的同时还进行反封建斗争,即反对素丹政府的斗争。
(3)斗争的手段不同:印度主要是实行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斗争,土耳其进行的是武装斗争。
(4)结局不同:印度的反带斗争最后走向低潮,而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5、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
(2)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废除了素丹制度,结束了帝制。
(3)凯末尔的正确领导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评价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没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酌动摇性和妥协性,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全面否定和全面肯定都是不妥当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中心内容之一是恢复手纺车运动,提倡以手工纺织来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但是甘地这个口号的核心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这是不可取的,是历史的倒退。
7.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和利弊。
第一阶段: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些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战争过后仍实行这一政策,遭到了农民的反对,也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第三阶段: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步巩固。
第四阶段:1925年,苏联制订了工业化的总方针,1927年又制订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根据这些方针,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苏联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诸如农、轻、重比例失调等许多重大问题。
8.认识“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挤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
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概念阐释]
1、甘地和甘地主义
甘地(1869—1948)是一次大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发动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他比较注重实际,先后发动了四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科书所写的为第一次),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他提出了一整套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纲领和策略,自始至终举着民族的旗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是印度国大党团结的核心人物,根据实际情况把国大党改组成为一个有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有城乡人民参加的群众性政党,为开展反英斗争提供了组织保证。他在斗争中善于把印度各阶层、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1947年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甘地受到印度人民的尊重,被他们誉为“圣雄”和国父。
甘地否认自己发明了什么主义或学说,但人们在谈论甘地的思想体系时,习惯上称之为甘地主义。甘地主义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想等方面。他的哲学思想中既有东方宗教的泛爱论,又有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真理观。首先,甘地认为“神就是真理和爱”,“真理就是神的定义”,把神看成一种永恒不变的有生命的精神。其次,他宣扬真的爱必须符合真理,要求人们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人类,爱生物。他认为,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制服帝国主义者,靠道德感化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第三,他主张用祈祷、绝食、苦行等神秘主义的形式,作为领悟真理和神所要进行的自我净化的手段。虽然甘地的哲学思想中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但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甘地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使印度实行“斯瓦拉吉”(自治),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印度先取得自治领导地位,进而脱离英国完全独立;二是独立后各地政治组织的分治。他认为实现印度自治的斗争策略是推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和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运动来动员印度各阶层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迫使英国对印度资产阶级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防范人民以暴力推翻现行的社会制度。正如甘地多次强调的,革命的道路不适于争取印度的自治,“印度不要布尔什维主义”。可见,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重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他认为,印度文明包括三个要素:耕种的犁、手纺车和印度教文明。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行会式工业组织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是“回到纺车去”,大力开展家庭纺织是他经济自主运动的重要部分。甘地的社会思想十分丰富,包括主张发扬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教育,主张男女平等,以及主张改革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人口过剩问题等。此外,他还反对种族歧视,致力于加强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团结。
2、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
30年代,苏联的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当时,德国和日本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苏联处在东西两线受敌的危险境地之中,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实行纵虎为患的绥靖政策,希望祸水东引。斯大林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正等待时机进攻苏联,并在积极破坏和削弱苏联的实力,他说:“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资产阶级国家向苏联后方派遣暗害分子、间谍、破坏分子和杀人凶手,比它们向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后方派遣的人数应当多两三倍,这样设想不是更正确些吗?”同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国内政治状况非常不正常,党内斗争连续不断。1923~1925年初,斯大林同托洛茨基斗争,以托洛茨基派的失败告终;1925年以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又组成新的反对派,新反对派还在1926年4月同托洛茨基派结盟,组成托季联盟,反对斯大林。1928年,托季联盟失败后不久,布哈林因为在农业政策等问题上同斯大林意见相左,苏联又开始了以批判布哈林为中心的反右倾斗争。在这一连串的党内斗争中,许多党员被开除出党,不少人被捕、监禁和流放。1934年12月16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1886—1934)被刺杀,凶手是一名年仅30岁的联共(布)党员尼古拉也夫。据称,尼古拉也夫同情托季联盟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不满,幻想以自己充当殉道者来唤醒人民,改变现状。基洛夫被刺,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义愤,各地纷纷集会,要求严惩凶手。斯大林同莫洛托夫等当天赶赴列宁格勒亲自审讯凶手。经过初步审讯,苏联党和政府断定,基洛夫事件是由原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员组成的恐怖组织策划的,尼古拉也夫只是其中成员之一,其行动目标是暗杀斯大林和其他党政领导人。12月29日,尼古拉也夫被枪毙。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十多位前反对派领袖被捕。第二年1月,季诺维也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加米涅夫被判刑5年。季、加等不承认自己同基洛夫事件有任何联系。1936年,苏联决定对季诺维也夫等人重新审判。8月中旬,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6人进行公开审判。法庭宣判季、加等人在托洛茨基的直接指挥下,组织“托一季暗杀团总部”,和帝国主义间谍纠集在一起阴谋暗杀斯大林为首的党政领导人,夺取党和国家领导权。季、加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法庭以间谍、人民敌人的罪名判处季、加等16人死刑。此后,大清洗运动推向高潮。大批前反对派成员以及党、政府和军队的高级干部被捕,并被处死。1937年3月3~5日,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作了《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派的办法》的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进展愈大,胜利愈多,阶级斗争就愈尖锐的论断。他指出:“在我们所有的和几乎所有的组织中……都在某种程度上碰到了外国代理人的暗害、破坏和间谍活动”,“外国代理人,包括托洛茨基分子在内,不仅打人了我们的基层组织,而且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因此,必须改变党内斗争方式,由“辩论的方法”改用“连根拔除和粉碎的方法”,坚决消灭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在大清洗运动中,苏联党和国家前领导人布哈林、李可夫以及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叶戈罗夫,空军司令阿尔克斯尼斯,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装甲兵司令哈列普斯基,基辅军区司令雅基尔等许多优秀将领遭逮捕、杀害。大清洗运动尽管清除了一些帝国主义分子、间谍和其他敌对分子,但是,它的严重扩大化,导致它成为消灭政治异己的手段,伤害了更多的无辜者。据初
步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四百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1934年1月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1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的98人,l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捕或镇压。当时,代表列宁格勒省的154名代表中,只有2名继续当选为“十八大”的代表。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1938年,红军师以上的军官中,只有39%的是原任的。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