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团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锋面的概念、形成。
2.使学生学会运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知识,分析锋面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
3.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冷锋与天气。
教学难点
锋面与天气。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世界气团分布图——复合片)、板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这一节我们讲第五节,天气与气候。它是在综合前四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全章的总结。
【板书】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已经记录了这几天天气预报。
【提出问题】我们天天在听天气预报,今天天气和昨天相同吗?谁来说明最近两天的天气情况?什么是天气?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北京,那么北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每年都如此,是有规律的,比较稳定的,而天气是瞬息万变的。
【转折过渡】那么什么因素影响天气与气候呢?
【板书】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1.气团
介绍气团的概念。
学生看书,画在书上。
【出示投影】“世界气团分布图”
【提出问题】气团定义(概念)中的“广大范围”有多大?
【指图讲解】看图,整个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一个热带海洋气团。
【承转】这么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是怎么形成的?
介绍气团的形成。
【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是地面辐射,即对流层大气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主要受地面影响。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看投影片在陆地和洋面的交界处有没有气团形成?为什么?
如果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马上又移走了,是否形成气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陆地与洋面交界处不可能形成气团,因为下垫面性质不均一;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马上又移走了,不会形成气团。因为大团空气要较长时间停留在源地,才能获得与陆面或洋面一样的物理性质。因此,形成气团的条件:
【板书】
例如在热带洋面形成暖湿气团;南极大陆上形成冷而干的气团。
【承转】当环流条件发生变化时,气团要离开源地向其他地区移动,并进行热量和水汽的交换。(用投影片介绍)
【板书】(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
【提问、讨论】
北京冬季天气状况?北京夏季天气状况?为什么?受什么气团的影响?【引导提问】冬夏影响我国的气团及天气状况?
【概括总结】冬季受形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我国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形成于副热带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和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的控制,给我国带来丰沛的水汽,影响降水。
【板书】
介绍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联系实际】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华北是一片晴空区。
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单调,一般为晴朗天气。
【小结】气团是广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是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气团,在单一气团控制时,天气单调。
【转折】当原有气团被新移来气团代替时,天气变化了,特别是两种气团的交界地区,天气变化剧烈。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锋面。
【板书】2.锋面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板书】(1)冷锋与天气
教师画冷锋板图,边画边讲。
冷锋的形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提出问题】冷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提问、学生讨论】冷锋过境为什么出现较大的风?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
【提出问题】冷锋过境后,什么气团控制该地区?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板书】
【承转】根据冷气团的移动速度,可将冷锋分为两类。
【板书】
快行冷锋的形成:冷气团移来的速度很快,迫使暖气团急剧抬升。
【学生讨论】那么暖气团急剧抬升过程中出现什么现象?如果锋前的暖气团较干燥,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狂风暴雨,出现较大的风、沙暴天气。
【实际观察】观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的冷锋符号,体会冷锋过境时、过境后天气?
【老师总结】冷锋在我国活动范围广,例如,快行冷锋可造成我国北方冬春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夏季北方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慢行冷锋的形成:冷气团移来的速度较慢,暖气团被迫沿冷气团平稳爬升。
【提问】暖气团平稳爬升过程中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板书】(2)暖锋与天气
暖锋的形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教师画暖锋板图。
【学生讨论】暖气团如何爬升?过境时出现什么天气?过境后该地受什么气团控制?天气如何?
【概括总结】
【板书】
暖锋在我国影响范围小。
【板书】(3)准静止锋与天气
【提问,学生讨论】何为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概括总结】
准静止锋的形成: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板书】天气状况:持续性阴雨连绵的天气
介绍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
【引入古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形成冬半年贵阳阴雨冷湿天气。
【提出问题】
无论是暖锋、冷锋、准静止锋,沿锋面上升的都是什么气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是暖气团。它在锋面附近使天气变化复杂,冷、暖锋过境后天气转好。
【本课小结】
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团和锋面。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冬季是形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在它影响下,天气寒冷、干燥;夏季给我国带来丰沛水汽的是来自于副热带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及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我国处在中纬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快行冷锋造成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大风、沙暴天气及冬季寒潮,夏初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半年贵阳的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1.气团
(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
2.锋面
(1)冷锋与天气
(2)暖锋与天气
(3)准静止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持续性阴雨连绵的天气
(郑淑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并学会利用这些基本因素分析典型气候。认识气候复杂多样,学会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大气、保护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创建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气候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1.气候类型的分析方法。
2.人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树立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出示投影】北京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概括出北京的气候特征吗?你还记得这种气候的名称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
【提问】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主要是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
【提问】从气温曲线上看北京冬冷夏热,从降水柱状图上看北京夏秋降水多,冬春少;你能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几个因素具体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吗?
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降水影响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几个方面。
【小结】由上面的分析可见气候要素中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大体一致。通常,描述气候特征时我们以描述气温降水的特征为主,其它气候要素都可从气温和降水状况分析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中,总结概括出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板书】三、气候形成的因素
1.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因太阳辐射导致不同纬度上的冷热差异,这也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板书】2.大气环流——不同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
在太阳辐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大气环流促进全球水热交换,使不同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
【投影】伦敦、北京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伦敦纬度高于北京但冬不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请从环流形势分析两地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3.地面状况——影响局部气候
以海陆差异及迎风坡,背风坡气候差异为例略讲。
【启发引导】在三种影响气候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之各地条件千差万别,所以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的相似性我们将世界气候分为几种典型气候,请大家看书第85~89页的图、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熟悉一下各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学生看书】约5分钟。
【引导提问】
要记住这么多气候类型实在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其中的规律,掌握方法。这样就可以较准确地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了。通过看书,你认为:
(1)如何在气候统计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上判别一地为何种气候?
(2)用课本第85页的气候类型表和课本第88页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气候成因、分布区、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你认为哪一项最为重要,记住它就可以分析出其它特点。
(3)你能否根据上面的提示针对某一幅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分析出其它几项内容,从而总结出一个分析气候类型的方法(可据实际情况将上面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气候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成因中,气候成因是核心,而在这一核心中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又是紧密联系的。可以用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来说明。在这一基础上对应绘制一幅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略图。这样某一气候的纬度,海陆位置,都可对照大气环流示意图分析其成因、特征。如果再配以世界地图即可分析其分布区。气候统计图中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则可依据先分析气温曲线,再分析降水柱状图,最后根据降水气温配置状况来推断出其气候类型。
由此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是:
由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点;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及大气环流图分析这种气候特点的成因及名称;并且概括该气候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
实际上各地气候千差万别,特别是由于这种气候的差异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都使气候更加复杂多样。而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因涉及到人类发展问题近年来倍受人类关注。
【板书】四、人类活动和气候
【启发引导】
请你举例说明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受气候影响的,哪些生产部门与气候关系密切,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气候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导致的气候变化又如何反过来对人类产生了影响。
【放录像】(约3分钟)
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类生产、生活实景;农业生产与气候;人类对地表的改造,进而影响气候及大气环境,大气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如植树造林、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实景。
【讨论总结】
从录像片的介绍和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密切相关。一方面,人类活动受气候影响,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改变地面及大气状况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气候又对人类产生影响。
【板书】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人对气候的影响
(1)人通过改造地面及大气状况进而影响气候
(2)人类对气候影响有良性影响和恶性影响之分
【启发引导】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气候的变化有的有利于人类发展,有的则危及人类发展。人类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使气候条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下面的例子中你认为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理由是什么(从其产生的危害或好处上考虑)。
①工业生产大量排放CO2
②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③酸性气体形成酸雨
④愚公移山
⑤中国西北某城市计划将城市东南的山体移为平地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前三个问题书中讲得很明确。其中CO2增多使全球变暖是有利还是有害,虽世界已基本有了定论,但仍有不少科学家持相反观点。在此举例俄罗斯专家观点:全球变暖有利于俄罗斯发展。让学生从全球的观点出发,讨论全球变暖的利弊,分析其观点的片面性。全球农业区多位于滨海地区,上升的海面会淹没大部分农田,变暖使蒸发旺盛,气候变干粮食减产。特别是我国地处中纬,将深受其害。通过示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观点。
第④⑤两题为引申分析问题,可引导学生利用正确观点加以分析,以检验教学效果。
【启发引导】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会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保护现有气候资源十分重要。你觉得应从哪些方面保护大气环境,使气候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你知道我们北京的大气状况如何?我们正在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治理?假如你是市长针对现在状况和你所学的知识应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北京大气质量一直处于中度污染状况,让学生认识到污染对其生活的影响,北京目前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三环以内燃煤改燃气工程等均是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较充分讨论,如家庭炉灶煤烟的治理,建筑施工、运输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应加大舆论监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教师总结】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的北京必定是一个空气清新,碧水蓝天,气候宜人的国际化大都市。
【巩固,布置作业】
①引导学生回忆本节简单知识结构;
②让学生从人与气候相互关系角度分析中国1998年洪灾的成因,并提出自己的防灾减灾长远措施。
板书设计
三、气候形成的因素
1.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不同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
3.地面状况——影响局部气候
四、人类活动和气候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人对气候的影响
(高振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掌握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气候资源、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观点,为创建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更加美好的气候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板书】五、世界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
【复习提问】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其中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素。
【投影】(见下页)
大气环流对气候起着直接控制作用,气候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在时间发展上的多变性,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因为大气环流进行着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与交换,在不同的环
流形式下,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与交换的特点不同,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也有差异,这就造成了气候的复杂和多变。
【投影】(见下页)
在此投影片上:
(1)请学生填写气压带、风带名称、风带风向,强调气压带、风带要产生季节移动。
(2)讨论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干湿状况。
(3)请学生填写北半球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原因。
【练习】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请学生读图说出沿北半球非洲、欧洲大陆西岸,从赤道到极地,依次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
(2)请学生读图说出沿美洲大陆西海岸,从赤道到北极和从赤道到南极,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
【小结】验证规律:由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应该是有规律的。在此强调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
(3)请学生读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极地,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
【小结】验证规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由于大气环流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面状况)因素的影响,所以局部地区气候有特殊性。季风气候均分布在大陆东部,在亚洲最典型,而在其它大洲,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东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像亚洲那么显著,所以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提问】季风气候的成因?
引导学生回答,季风气候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热带季风气候特殊,还有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总结】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对气候的作用是全球性的、大范围的,地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
进而引导学生在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的基础上,说出各气候类型的特征,然后带学生读其气温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方法。
【板书】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投影】分别读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提问学生热带、亚热带、温带各气候类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启发学生总结气温分布规律,引导分类,然后再读降水量柱状图,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板书】(1)根据气温曲线判断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判断
在此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后提示学生特别注意几点区别: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强调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地区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3)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4)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区别。
(5)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其它两种温带气候的区别。
【作业和练习】
(1)选择题:读四幅气温降水往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名称(题目略)。
(2)读图回答问题(题目略)。
(3)读图回答问题(题目略)。
板书设计
五、世界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气温曲线或数据判断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或数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