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说课指导>中学教师说课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1月8日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理解用破立结合的方法论述问题。

3.继续掌握议论文的层次结构。

4.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数学设想

本文是从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角度来论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般的精神学生是了解的,但有些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相当的差距,理解有一定难度。本上在写法上有它自身的特点,由于作者情恳辞切,论述问题常常反复交错,不厌其烦,批判错误与正面阐述交融在一起,难以摘清。故本文的教学宜抓住破什么,立什么,使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提高认识水平,了解文章的针对性和战斗力。学习有破有立的写作特点。

教学本文用1课时,另一课时用来学习“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知识短文《学会辩证的分析》和“阅读训练”两篇短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层次与结构。

2.破与立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文简介。

1.本文节选自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2.阅读本文主要要求对思想内容有所认识,对写法有个大体了解。

二、阅读课文。

要求:

1.快速阅读。本文3000字,1分钟300字计算,用10分钟读完(教师教给快读的方法,略加提示,此处从略)。

2.随读随划随批。在阅读时随手将重点语句用曲线划出,标出段号,能用一个词概括段意更好。

3.本文的写法有一点和上文相似,即采用“首括式”,作者的观点多在段首表示。这是我们进行快速阅读的一把“钥匙”。

三、梳理课文

课文12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揭示: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个人主义(主要是批判)

第二部分:讲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先破后立)

这一部分又分两层:

一层是批判个人英雄主义

一层是分析个人和集体、即英雄人物和革命事业的关系。

四、整理结构(板书)。

此提纲应在梳理过程中逐步出现。

按此提纲,教师可以再作如下提示:

看一看文章的连结部分,即段首与段尾,可以体会作者是怎样连缀全文的,也可以作为分层的根据和检验。

第2段: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就是……

第3段:这种自私自得的个人主义,也常常表现在……

第4段:至于党内存在的本位主义。

第一部分文字用“这种”“就是”“也”“至于”等词语将整个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了。

第6段:有这种思想的人……

第7段:共产党员是不能有任何的自满和骄傲的(这是总论)

第二部分从一些关联词语中也可以找到作者的思路及行文的线索。

五、破立结合。

教师结合结构提纲,指出文中批判与正面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的种种表现。

用提问的方式,大体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几乎每一个意义段都存在破立结合的情况,概括起来就是“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这是本文在运用批判手法上最大的特点。

2.决定一个部分或一个段落是批判还是立论,要看其主要倾向,其实概括段意也应如此。本文前四段揭露个人主义,以批判为主;中间五段揭露个人英雄主义,也以批判为主;最后三段论述英雄人物与革命事业的关系则以正面论述为主。

3.破与立都要服从主导的需要,文章内容的需要。所谓“破”,就是用“立”去解剖分析错误,“破”的背后常常可以看到“立”;所谓“立”,就是以“破”为根据去树立正面认识,“立”的背后也常常可以看到“破”。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的两个方面,正像表现手法上的“正反对比”一样。

以文章的最后三段为例:

第10段应是“立”,正面阐述革命事业需要领袖人物,但需要的是出自“公”心的,而不是出自“私”心的英雄人物。这个“立”就是在“破”中完成的。

第11段立的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英雄人物,不是凭自封,而是靠群众的拥护。这里又是在“破”中才“立”的。

第12段立的是英雄人物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实际立的是任何工作对革命事业来说,都只能是一部分,都应是光荣的。这一观点的确立看来主要是正面论述,但最后也仍然“破”了轻视技术工作的倾向,以加强了立论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一。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