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及其散文的特点
2、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德育目标]
1、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
2、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到外面去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下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呢?
学生答。(答案各种各样。但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条思路:一是答到了去北京,另一是答了一些其它地方,这时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切入点,把话题引向正题——北京,进一步导入课题并出示(幻灯片1、2、3)
教师进一步明确: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听到过,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到的话,就等于没去过北京,同学们知道这时哪里吗?
学生答。
明确:胡同。(幻灯片4)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汪曾祺一起去北京的胡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幻灯——配有背景的课题《胡同文化》)
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出示幻灯片5)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卓记事》等。
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三、研习课文
(一)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第1-4段,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6)
朗读完毕,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圈划每一段的关键句,然后请同学回答,教师出示(幻灯片7)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
胡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同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数量之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环境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