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说课>中学语文说课

[语文教案]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来源:233网校 2007年2月12日


二、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迪伦伯格(Dillenbourgetal.1994)提出当前有三种学习理论可以应用在协作学习系统中,每种学习理论都同学生的典型学习环境相联系。这三种学习理论应用主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选择。

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Socio-constructivistTheory)。从本质上讲,社会建主义理论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Piget1928,Piaget1932)的延伸,即关注个体认知得以发展的原因。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对每一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相同的。知识是个体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并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Emest,1995)他把个体的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与其他人的交互作用实现的(Doise1990)。社会建构主义者非常强调个体之间交互作用同个体独自活动相比的优越性。将具有一定发展层次的个体加入到社会交互活动中后,会产生适应社会活动的更高个体发展状态(Dillenbourgetal.1994)。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活动如何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上,而非真正区分或鉴别出增强协作学习的要素。对社会活动在学生协作掌握知识过程中的作用是将其假设成黑箱进行分析与操作的。根据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测试个别化或协作学习效果的方式可分为前测、个别化或协作学习、后测三个阶段。根据后测结果,可以验证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不同。许多研究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Doise&Mugny1984,Blayeetal.1990,Blaye1989,Durfee,Lesser&Corkill1989,Gasser1991).

2.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社会活动和个体认知发展上。它把个体的学习看成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的同时,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它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的差别(Wersch&Toma,1995)。该理论源自维果斯基(Vygostsk1978)的邻近发展区理论(ZoneofProzimalDevelopment),即每一个体内部的认知变化将会映射到由其社会活动导致的结果上。维果期基将邻近发展区定义为:

“邻近发展区是在个体独立问题解决过程中确立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其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他人协作活动过程中通过问题解决确定的发展潜力之间的距离。”(Vygotsky1978)

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这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它从具体水平向知识的高级水平发展,走向以语言实现的概括,具有了理解性和随意性。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公共的文化知识,在个体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可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活动中,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自己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理解体现在承认身上的“自上而下的知识”,并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使之获得意义,从而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的发展,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途径。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功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这意味着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运用事先同学习伙伴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技巧。个体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活动的目标。

3.认知分享理论(SharedCognitionTheory)。认知分享理论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作用,认为可以将学习情境分为物理性和社会性两种。上述两种理论都可归属到物理性环境,但认知分享的模式则可直接归属到社会性情境,这种情境将会导致协作活动的产生而不令仅只是协作者的存在。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语言待符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Confrey,1995)。

认知分享的目标是让协作者学习他们经常应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情境则孕育了创造性思维。协作者经常面临如何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根据这种模式,协作活动被看成是建立和维持分享某一概念的过程,由此确定了一个自然的学习情境。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