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说课>小学语文说课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指导:《静夜》说课

来源:233网校 2008年7月10日
  3.指导朗读(6分钟)
  1.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2听完录音后让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在此我将纠正学生的字音、重音、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4分钟)
  1.作者:
  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继鲁迅先生之后“中国文化战线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2.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如铁、冷酷如漆、腥秽如血”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面对当时的中国现实,诗人不禁感到失望和痛苦,他们痛恨黑暗的社会,向往光明的未来。
  5.赏读静夜!(20)
  在这个教学环节用以下问题,提问、探究并质疑。 1.文中具体写了那些景物?其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虚写的景物?
  2.再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
  回答第一节写的是哪些真实景物? 3.是呀,第一诗节实写,此时诗人漫步在清幽的月光下展现在诗人的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4.让我们一齐齐读第二诗节,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里有没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5.传说中的鲛人是住在仁什么地方?
6.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能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孤独地对月泣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美丽时刻,天上的鲛人为什么哭泣?请你想像鲛人泣珠的情景。
  7.诗描绘了一幅奇妙而美丽、和平而宁静、轻柔而温馨的夜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美好的生活中,为什么要加上“鲛人泣珠”这样凄凉的画面。
  总结:
  像这样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在诗人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而天河是诗人遥望夜空,看到了几点疏星由此联想到天河,这叫联想。
  诗人遥望夜空,想像天上的鲛人在对月泣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面对当时的社会,诗人虽然有美好的理想却无法实现,诗人此时的哀作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凉的月色下,便化作了串串诗行。
  6.再次指导朗读朗读
  1.这首诗要轻柔、舒缓、低徊,要读出诗歌的恬静、美好而又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读得不要太快、太强,,还要读准重音,读出节奏。 咱们来再试着配乐朗读读一遍。
  2.全班齐读全诗。并试着背诵全诗
  3.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现代诗《静夜》,也了解了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其实呀,联想和想象就犹如诗歌的两个翅膀 有无想象力是诗歌能不能飞的起来飞的高低的重要因数,所以诗人艾青说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而想象的基础就是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广度博览!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现代诗时有四个步骤:诵读-----理解-------想象------回味。
  7.拓展与迁移(5分钟)
  阅读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首诗里,是看到了什么而联想到什么,最后才联想到“牧羊的人”的?
  2.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可以建立联系。
  如:钢笔一月亮 可以作如下联想:
  钢笔一作文一题目一中秋一月亮。
  再如大海一小狗:大海一渔家一宠物一小狗。
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词语进行联想:田野一汽车;人一木星;电脑一垃圾。
  8.总结:(1分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的确,诗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净化我们的灵魂。同学们让我们在诗歌的广阔天空中,展开双翅,任意翱翔,去追求人生那”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