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读促悟法
《故乡》是鲁迅先生小说之中的名篇,文章很长,对其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之内让学生很快走进文本,进入角色,可以通过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方法是:朗读重点语段,形成语感,培养兴趣。
1.“读”性格。
文中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几个学生分别模仿杨二嫂尖利的怪声,看谁最能表现其刻薄的性格。
展示闰土性格的语言,重点语段是——
(1)“我于是盼望下雪……”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又只能烂掉……”
以上是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闰土的语言变化——脱口而出与吞吞吐吐,进而思考这变化的原因。
2.“读”韵味。
重点朗读段是课文的最后几段:“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至文章的结束。把握人物失望与痛苦的心情,末尾的一节,还要读出人物的理想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情境诱导法
因为小说的时空跨度大,就是说小说的内容与我们学生今天的生活距离很大,要想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创设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画面展示——
记忆之中的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
现实之中的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2.资料展示——
介绍20世纪初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重点解释农村的破败,农民的凄苦。
3.问题展示——
就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提出问题:①你怎么看到母亲高兴之中的悲凉?②灰堆之中的碗碟是闰土藏的吗?③想到希望,“我”为什么要害怕起来?鼓励学生钻研课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比较突出法
这篇小说运用了多方面的比较。其中故乡前后景色的对比,突出了农村经济日益凋敝;闰土前后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我”和闰土前后关系的对比,突出封建等级观念对人的毒害;“我”和闰土关系与宏儿和水生关系的对比,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愿望。在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之中,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比较方法:①表格填写:故乡的景色/形象的变化/关系的变化。
②分角色表演,直观地感受各种变化之大。考试大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