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说课>中学语文说课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指导:《陈奂生上城》教案

来源:233网校 2009年4月2日
  《陈奂生上城》 教学目标:
  一、陈奂生的帐本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农村,漏斗户主陈奂生,生活也渐渐好过了起来。他进城卖油绳,买帽子,还住了一夜高级招待所,好好享受了一番。然而,离家不远的时候,他慌了。为什么?马上要见老婆,交不出账,要挨骂,说不定还不让吃饭,睡泥地板。怎么办?大家来帮帮他。
  我们先帮陈奂生算一算,他此次上城卖油绳,赚了多少,花了多少,还剩多少上缴老婆?(生讨论)
  (板书)收入:约大于七元五角
  支出:住招待所5元
  买帽子2.5元
  剩余:约等于0
  (学生在收入多少上有争论,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他花去的来判断收入应该大于七块五。还不算被人没了的三角钱。)
  二、陈奂生的解释
  师:看到这个帐本,老婆会不会骂他?估计会。为什么呢?帽子计划中,没事。关键问题是住了一夜招待所。
  先说钱。那时候的五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生七嘴八舌)怎么算?以一杯茶为参照。陈奂生喝一杯茶,多少钱?一分。现在你们喝一杯茶,多少钱?五角。几倍?五十倍。那么,那时五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50元。你们谁住过250元的宾馆?(有几个学生瞎举手)哦,有好几个250。(生哄笑)我住过最贵的是280一夜,心疼了一个星期。
  想想,陈奂生老婆听说他花一五元钱住招待所,会有什么反应?拍大腿大骂:“你这个老不死的!你发疯了!住这么高级的招待所!惨了。假如你是陈奂生,怎么向老婆解释?
  生1:我坦白从宽。(众生笑)
  师:那就坦白吧。说下去。
  生1:我把钱花光了。住招待所。见了吴书记。买了一顶帽子。(断断续续)
  师:结结巴巴,肯定有问题。假如你们是他老婆,能通过吗?(生笑答不能。)那,我再请另一个陈奂生。
  生2:老婆,我错了。(众生笑)求求你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爱你……(生哄笑)
  师:真肉麻。同学们想想,陈奂生讲得出这种话吗?(生笑答不能。)陈奂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答:老实,质朴。)是的,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你这样的花言巧语,通不过。再请一位。
  生3:我去卖油绳,遇见吴书记,他叫我坐他的汽车,把我送到招待所住了一夜。他的秘书没有记得交房钱,我就交了。
  师:大家看,这样解释能不能通过?(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勉勉强强吧。不过有情节上的错误,是吴书记叫陈奂生坐他的汽车吗?
  众生:不是,他生病了,抬上去的。
  师:对。细节要注意,人物的性格、心理也要注意。还有谁要说?
  生4:我选择沉默。
  师:有性格。
  生5:老婆,你别生气,听我慢慢说。这五块钱花得值!住了高级招待所!你知道是谁送我去的吗?吴书记!我卖绳,没想到感冒了,躺在车站,碰巧吴书记看见了我,用他的汽车,送我去医院,又送我去招待所!你想,村里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没有!再说,我是很努力地去住的。我搏抵享受了一番,招待所好极了,被子雪白雪白的,地板照得见人影,皮凳怎么坐也不会瘪!……(有些话没记下)以后,我可以在村里炫耀了!
  师:说得不错。大家看,能通得过吗?(生齐答能。)好的,时间关系,就到这里吧,相信没有发言的同学还有更好的解释。
  三、分析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推动情节的作用
  师:前面大家说陈奂生是老实、质朴的,除此之外,他还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生思考。)
  师:这一篇小说,心理描写很有特色。我请大家看两段。文章开头,写陈奂生“悠悠上城来”,这是什么描写?(生:动作。)但是就这几个字,感觉得出陈奂生的心理吗?是什么心理?(生:高兴,悠闲。)第二段,写“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是什么描写?(生:景物。)感觉得到人物当时心理吗?(生:兴奋。)下一句,“肚里空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什么描写?(生:肖像。)感觉到人物什么心理?(生:愉快。)是的。这几句,为什么要写行动,写肖像,写景物?都是为了写陈奂生高兴、兴奋的心理。通过肖像、行动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来写人物心理,这是中国小说写人物的传统写法。 陈奂生为什么这么兴奋?生活好过了。可是,他就没有苦恼了吗?有,是什么苦恼?(生:因为他跟别人一起聊天,没有话说,没有可炫耀的事情。)所以,他苦恼,自卑。他物质上满足,精神上饥渴。
  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陈奂生精神上的不满足?推动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于是他花掉钱之后的自我完慰便显得非常真实,同学们刚才所想象的陈奂生向他老婆的交代的内容也抓住了这一点。
  大家说说,小说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这样来写陈奂生的心理的?
  (众生答,他住进招待所。)
  住招待所,陈奂生的心理有没有发生变化?(众生答,有。)
  陈奂生的心理变化是否有分界线?(众生答,有,交五块钱。)
  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陈奂生交五块钱前后的表现的句子。说说他的表现。(生找,读。)
  (讨论、分析并板书:)
  交五块钱之前:吃惊、不安、小心谨慎
  交五块钱之后:忿忿、作践
  师:因为花了五块钱,招待所里的陈奂生,表现完全不同了。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看出人物怎么样的思想性格特征?(生思考、讨论)
  板书:
  狭隘、落后、自私
  师:这正是小农意识的体现。
  师:(小结)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一向为大家所称道。结合情节发展、结合人物的行为来描写心理,心理描写又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行为变化又在心理描写的关照下得到解释。这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和西方大段大段地、细腻、深刻地描写写心理是不同的。西方的写法大家可以看看《项链》的第一部分。大家课外读中外名著,要特别注意对心理描写的分析。
  陈奂生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形象,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老实、勤劳、本份的一面,也有着中国农民自私、落后、狭隘的一面。陈奂生上城,跟吴书记巧遇,让他在村里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这说明,中国农民仍然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陈奂生如此,村民们也如此。农民的进步让作者感到轻快、高兴,农民的思想局限,又让作者感到沉重和慨叹。陈奂生的形象生动而深刻,我们忘不了他,他是中国农村新旧转型时期的烙印,是一个难以言清、难以消除的隐在的痛。
  生:为什么陈奂生坐了吴书记的汽车,住了高级宾馆,他的身份地位就提高了?
  师:吴书记和陈奂生之间的身份地位有很大的差距。小说中的“大姑娘”的身份地位和他们俩人相比,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找出依据。
  生:处在中间。比吴县长低多了,比陈奂生又高多了。因为她本看不上陈奂生,却只因为误认陈奂生是吴书记的老战友就非常热情地关心地问“你身体好了吗”,又是“软款款的”“笑得甜极”;然而,一旦看出陈奂生“不是一个人物”就“不笑了,话也不甜了”。
  师:分析得很好。除了大姑娘,在等级之中自觉排队的还有什么人?
  生:还有公社农机厂的采购员,还有大队干部,还有陈奂生的老婆等。几乎所有的人。
  师:然而,吴书记一次偶然且自然的举动,却一下子提升了陈奂生的社会地位,给陈奂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满足,使“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产生这一奇效的根源是什么?
  生:是民众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传承,很难根除。
  师:不要说根除。其实从陈奂生身上,从陈奂生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发现它的活力还非常旺盛。它还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们的思维,而人们对它却没有认识。这正是高晓声作为作家深刻的地方,作家就是要将隐藏在生活中的而人们地看不到有意义的东西剥离出来给人看。其实,我刚才听到你们说的一句话,就感觉到这篇小说对我们大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刚才大家无意中说“陈奂生坐了吴书记的车,自然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这表明在大家的头脑中,吴书记的身份地位就是比陈奂生的高。这种认识表明大家头脑中也有很严重的等级观念,而且根深蒂固,在不知不觉间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是不是这样?
  师:我想起了《我若为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决定一个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的不是有没有奴隶主,而是有没有足够的奴隶。我这样说也许有点残酷,咱们一般的分析作品,都往往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哭,看别人笑,看别人傻,看别人能。其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且还是要干预生活的。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不仅要学到知识,学会分析,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理解社会。这种能力才能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改造社会。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编辑推荐:把教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2009年教师资格新版课程全新上线

2009年教师资格在线题库全新上线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