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周长的计算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的铺垫,更为下学期学习圆柱圆锥这样的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为:
1.知道圆周长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经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学习习惯.
4.受到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圆周率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经历圆周长公式的 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结论的猜想动手操作,实践验证以及表述的过程;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具体我做如下设计:
1. 对新课的导入,我采用以旧知引新知的知识建楼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对圆有了哪些认识,然后接着问学生,你还想学习圆的哪些知识?导入设计简洁开放,体现“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是旧知识的回顾,还是新问题的提炼,都立足于学生的自主表达,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对本课探索主题的个性化遐想。
2. 对于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首先以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基础,让学生在用手比划后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对圆的周长做同样的比划触摸而后进行理解和表达。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
3.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这一内容,我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直观的测量圆的周长,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课件演示知道用绳子缠绕或滚动法可以量出圆的周长,紧接着又出示了地球的图片,让学生想想看能否用刚才的方法量出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这显然是无法操作的,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因为这样的矛盾,反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探究圆周长计算公式,在这一内容中,探究圆周率,理解圆周率是个难点,因此我设计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测量后再计算,然后再相互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在整个班级内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这两次操作活动,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第一次活动为测量,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正向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第二次活动为计算,其目的则是让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实质关系”的问题。两次研究活动既各自为营,相对独立,又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使学生的探索过程开放而扎实。再和上学生的表达与老师的引导,学生应该很容易明确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它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5. 圆周率认识的最杰出的贡献者,中国伟大的数学加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是数学课堂上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 典型。此意义的突出,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6. 解决好了圆周率的问题,其实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7. 接下来是对我们所探究结果的运用,即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来求圆的周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练习的设置上,我注重适量与适度,梯形上升的原则,适量即练习的量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所能接受和完成的量,又要考虑到优秀学生所需求的量。适度即是尽量既能让后进生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又能满足优秀学生的吃饱欲望。在练习方式上,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既有统一练习题,又有分组练习题;既有以本为本的基础知识巩固,也有拓宽延伸的挑战。
在做题方式上,学生时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具体如下,第一个练习的设置是两个圆形的出示,一个已知圆的半径求周长,一个已知圆的直径求周长,直观性强。接下来的练习,我设置了四题,实行分组练习,只不过条件的出示由一开始的圆形图案变成了字母表达。再接下来是两道生活中的求周长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紧接着的就是提高训练,一个难点设置即求半圆的周长和组合图形的周长,由于难度教大,所以这一内容我采取让让学生先看,后用手比划理解然后说想法,最后再解答的方式;最后是两道选做题,提优训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8. 知识都是环环相扣,彼此相连,因此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设置了已知道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延伸提示,以及与前面相呼应的求赤道周长的课外的拓展。这样的设置,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条较完整的知识链,同时又能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教给学生如何去自己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9. 最后以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作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获得情感态度等体验,依然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而言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根本,引导学生主动学,积极探索,在人文的环境中学有所得,究有所获!
考试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