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节阅读理解能力章节练习(1)
进入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本批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进入测试模式
11、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12、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A.是对上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13、 在凡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凡高的召唤。凡高把艺术活动当做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甩决心的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 凡高大师一生孤独贫穷
B. 凡高在艺术上具有狂热追求
C. 凡高在艺术上的心路历程
D. 凡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14、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而这美景太短暂,叶子很快会变成新的颜色。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秋天的美丽是留不住的
B. 秋天的美景太短暂
C. 对秋天的依恋之情
D. 秋天有好也有坏
15、 写作的艺术是比写作艺术的本身或写作技巧的艺术更广泛的。事实上,如果你能告诉一个希望成为作家的初学者,步不要过分关心写作的技巧,叫他不要在这种肤浅的问题上空费工夫,劝他表露他的灵魂的深处,以冀创造一个为作家基础的真正文学性格;如果你这样做,你对他将有很大的帮助。当那个基础适当地建立起来的时候,当一个真正的文学性格创造起来的时候,网络自然而然地成形了,而技巧的小问题便也可以迎刃而解。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 写作的艺术与写作技巧的关系
B. 不要过分关心写作技巧
C. 写作时表露自己的灵魂深处的重要性
D. 写作其实很简单
16、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但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下列陈述不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
A. 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B. 作为感觉器官,人眼的重要性并不仅在于获得信息多
C. 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一部分是只能通过眼睛获得的
D. 通过耳、鼻、舌、身获得的信息不足进入人脑的10%
17、 这种基于网络的信息流却有着自身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难度。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过滤程序,任何人、任何团体只要具备了自主意识和网络条件,都可以成为信息流的制造者,甚至可以引导信息流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势。
以上陈述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 网络信息具备迅捷快速的优点,真实性缺乏是其硬伤
B. 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C. 开放性的信息流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可能对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D.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18、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连城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是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 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以上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 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 史均以“春秋”命名
C. 战国人是不会以鲁国《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D. 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在百部以上
19、 以下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 )。
A. 《琵琶行》中关于乐曲的描写符合张弛之道
B.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在高潮的设置上并不成功
C. 成功的画作在布景成局方面必然会把握好疏密浓淡的调节
D. 精神的极度紧张未必有助于文艺创作
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Page}
(1)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2)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12、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A.是对上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13、 在凡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凡高的召唤。凡高把艺术活动当做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甩决心的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 凡高大师一生孤独贫穷
B. 凡高在艺术上具有狂热追求
C. 凡高在艺术上的心路历程
D. 凡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14、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而这美景太短暂,叶子很快会变成新的颜色。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秋天的美丽是留不住的
B. 秋天的美景太短暂
C. 对秋天的依恋之情
D. 秋天有好也有坏
15、 写作的艺术是比写作艺术的本身或写作技巧的艺术更广泛的。事实上,如果你能告诉一个希望成为作家的初学者,步不要过分关心写作的技巧,叫他不要在这种肤浅的问题上空费工夫,劝他表露他的灵魂的深处,以冀创造一个为作家基础的真正文学性格;如果你这样做,你对他将有很大的帮助。当那个基础适当地建立起来的时候,当一个真正的文学性格创造起来的时候,网络自然而然地成形了,而技巧的小问题便也可以迎刃而解。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 写作的艺术与写作技巧的关系
B. 不要过分关心写作技巧
C. 写作时表露自己的灵魂深处的重要性
D. 写作其实很简单
16、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但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下列陈述不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
A. 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B. 作为感觉器官,人眼的重要性并不仅在于获得信息多
C. 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一部分是只能通过眼睛获得的
D. 通过耳、鼻、舌、身获得的信息不足进入人脑的10%
17、 这种基于网络的信息流却有着自身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难度。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过滤程序,任何人、任何团体只要具备了自主意识和网络条件,都可以成为信息流的制造者,甚至可以引导信息流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势。
以上陈述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 网络信息具备迅捷快速的优点,真实性缺乏是其硬伤
B. 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C. 开放性的信息流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可能对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D.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18、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连城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是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 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以上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 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 史均以“春秋”命名
C. 战国人是不会以鲁国《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D. 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在百部以上
19、 以下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 )。
A. 《琵琶行》中关于乐曲的描写符合张弛之道
B.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在高潮的设置上并不成功
C. 成功的画作在布景成局方面必然会把握好疏密浓淡的调节
D. 精神的极度紧张未必有助于文艺创作
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Page}
(1)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2)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
责编:cxy 评论
进入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本批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进入测试模式
相关推荐
γרҵ | ʦ | ԭ/Żݼ | ||
---|---|---|---|---|
ѧͳȡ֤ࣨۺ+֪ʶ | ţ | 1000 / 550 | ||
Сѧͳȡ֤ࣨۺ+ѧ֪ʶ | 1000 / 550 | |||
ͳȡ֤ࣨۺ+֪ʶٰ桿 | ־ | 1000 / 550 | ||
2017ѧԾࣨСѧã | ־ | 300 / 200 | ||
2017ӢѧԾࣨСѧã | Ծ | 300 / 200 | ||
2017ʦʸԾ | 300 / 200 | |||
2017ʦʸСѧԾ | ǻ | 300 / 200 | ||
2017ѧ֪ʶࡾ̲İ桿 | ʤ˫ | 200 / 200 | ||
2017ѧۺʾࡾ̲İ桿 | ȫz | 200 / 200 | ||
2017Сѧѧ֪ʶ | ǻ | 200 / 200 | ||
2017Сѧۺʾࡾ̲İ桿 | 20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