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章节练习(8)
进入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本批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进入测试模式
单选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Page}
3、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应坚持( ) {Page}
4、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6、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促进受教育者的( ),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个性化
B.社会化
C.科学化
D.个性自由发展
7、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方法是( )
A.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 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
10、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Page}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Page}
3、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应坚持( ) {Page}
4、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6、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促进受教育者的( ),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个性化
B.社会化
C.科学化
D.个性自由发展
7、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方法是( )
A.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 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
10、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Page}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责编:cxy 评论
进入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本批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进入测试模式
相关推荐
γרҵ | ʦ | ԭ/Żݼ | ||
---|---|---|---|---|
ѧͳȡ֤ࣨۺ+֪ʶ | ţ | 1000 / 550 | ||
Сѧͳȡ֤ࣨۺ+ѧ֪ʶ | 1000 / 550 | |||
ͳȡ֤ࣨۺ+֪ʶٰ桿 | ־ | 1000 / 550 | ||
2017ѧԾࣨСѧã | ־ | 300 / 200 | ||
2017ӢѧԾࣨСѧã | Ծ | 300 / 200 | ||
2017ʦʸԾ | 300 / 200 | |||
2017ʦʸСѧԾ | ǻ | 300 / 200 | ||
2017ѧ֪ʶࡾ̲İ桿 | ʤ˫ | 200 / 200 | ||
2017ѧۺʾࡾ̲İ桿 | ȫz | 200 / 200 | ||
2017Сѧѧ֪ʶ | ǻ | 200 / 200 | ||
2017Сѧۺʾࡾ̲İ桿 | 200 / 200 |